愛在七美 坦誠相見 (林郁芳老師)

愛在七美 坦誠相見 (林郁芳老師)

愛在七美 坦誠相見 (林郁芳老師)

服務團隊介紹

年度

101

團隊名稱

愛在七美 坦誠相見 (林郁芳老師)

服務類別

社區服務

服務單位

澎湖縣七美平和村鄉公所

服務期程

2013.03.29 – 2013.04.06

計畫動機與目標

我們是中原景觀系大一的學生,來到了澎湖七美這塊世外桃源,天空很蔚藍、海水很清澈、空氣很新鮮、風兒很熱情,居民也很熱情,這裡是個民風純樸的好所在。

  然而,這裡的百分之六十的居民都是本地的老人家,她們的兒女、孫子大多都在台灣本島工作、生活,甚至有一大間房子只有一個七十幾歲的阿嬤住,就算阿嬤生了八個兒子也都不在阿嬤身邊,這裡的「人口老化現象」已愈來愈嚴重,她們無奈於七美的經濟狀況留不住年輕人,也同時留不住兒女對自己的陪伴。其中,會造成年輕人外流的原因是當地的國民教育只到國中,大部分的人若想繼續升學,就得到馬公或台灣本島求學,所以,七美在教育方面較缺乏,也較無競爭力,對外的資訊也有限,即使不捨兒女必定會離開家去他鄉奮鬥,但父母還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侷限在一個小島上,而是走到外面至少有個功成名就的機會。

執行方式

用學習的過程去了解老人家所需的「陪伴」

進行多次的訪談,從清晨五點開始至社區跟著居民的步伐,以一整天為單位。每天晚上會進行一天中的總結,發現問題後立即紀錄以利準備隔日的訪談行程。

服務成果

被服務對象的獲益:

  以阿公阿嬤而言,我們會時常去找他們作伴,聊天幫忙打掃等等,稍微減輕他們負擔。

我們對他們而言就有如孫子一樣,他們會教導我們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由於七美只有國小和國中,高中得去澎湖念,而大學就學又更往外地,子孫不能常常回來,而且我們剛好跟他們的子孫年紀差不多,所以剛好我們可以陪陪他們,稍稍排解相思之苦。

  我們分成3組去找不同的阿公阿嬤聊天、幫忙。幫忙他們掃掃地,拔豆子並且剝絲,一些比較零碎的事情;還有幫忙阿嬤火耕及除草整田,雨天時幫忙把積水掃掉等等;再來就是去的時間剛好清明將至,幫忙準備一些有關清明的東西,還有幫忙摘桑葚,好讓阿嬤可以作成果醬,可以賣給觀光客等等。

  雖然都是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能在生活上幫助阿公阿嬤,讓他們減少一點工作量就會覺得非常的開心。

具體貢獻:

A.消費

B.提供構想

C.陪伴

D.讓更多人知道七美

 

A. 消費:

我們來到七美,所有做的消費等等,雖然不多,但都會帶動七美鄉的經濟。

B.提供構想:

設計一:

讓附近居民有更大的向心力,有更多的活動可以舉行,藉此解決因節日或平日回來交通不便,老人家們可以彼此陪伴彼此。

觀察聯想提案:

     1.阿嬤一個人坐在前庭吃飯→大家坐在一起吃飯聊天

          2.阿嬤一個人煮飯→舉辦餐會大家一起煮一起吃

          3.幾個人圍在打牌周遭→提供更大的遮陽以及座位

          4.大家聚集在此→大家可以互相交換買賣

          5.大家到阿嬤家打牌→阿嬤提供茶水酌收費用

D.讓更多人知道七美

  藉由我們經歷,我們會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讓大家對這個地方有印象,就會有意願想要來嘗試,這樣便能帶動人來七美,促進當地的經濟與觀光。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