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餓不休」

「一不做,餓不休」

「一不做,餓不休」

服務團隊介紹

年度

98-2

團隊名稱

「一不做,餓不休」

服務類別

國際關懷

服務單位

台灣世界展望會

服務期程

2010年3月14日 起 至 2010年6月3日

計畫動機與目標

「飢餓三十」的原義來自於聖經中禁食禱告的精神,透過飢餓體驗,基督徒除了感同身受貧困飢餓者的困苦,更能藉著與上帝的連結、代禱的大能,祝福遠方及身邊苦難者,使「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飢餓的得飽足、飄流的得安息、赤身的得遮蔽」。

 

在天災人禍頻仍的世代中,世界展望會為搶救生命免於死亡和疾病的威脅、流離失所與心靈創傷的痛苦,致力於全球各地人道緊急救援工作,從事緊急救援工作,更呼籲各地民眾以「人飢己飢、人溺已溺」的心情,在全球各地透過公益募款活動與飢餓體驗營等方式,一同投入關懷急難的行列。

 

台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自民國79年起舉辦,便是秉持著耶穌基督的關懷和愛,匯集國內各界民眾的愛心,即時回應世界各地緊急災難,救助無數飢餓、疾病、流離失所的人們,至今已邁入第20年的歷史。

 

這次<中原大學飢餓三十>的活動,為了實踐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生命關懷」的教育理念,我們與世界展望會作配合並推廣飢餓三十,而自辦<中原大學飢餓三十>的活動,讓中原大學師生有機會透過持續三十小時不進食固體食物的方式,一同體驗飢餓。也希望經由在飢餓的過程中,能激起大眾的同理心,讓大家能進一步的了解飢餓三十的活動理念、需求及目標。更希望大家能透過實際行動來展現他們的愛心,把愛心傳到全台灣,甚至全世界。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將發起公益募款活動,活動中募得的全數金額將會交給世界展望會,使此善款發揮最大的效益,來幫助世界各地受糧荒、天災、戰爭、疾病之苦的人們,並給予愛心、關懷與援助。我們相信<中原大學飢餓三十>的活動,將會與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生命關懷」的理念做結合,落實「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仁愛精神。

執行方式

1.     飢餓之夜:

這次的飢餓之夜,我們主要是跟數位音樂學程的同學一起策劃,內容以音樂性質的活動為主,本來預計是有魔術社跟國標社的同學,但礙於場地問題,所以很遺憾的不能如願演出。晚會開始前,我們在門口有設置「累積你們的愛」和簽名的入場方式。
其中,「累積你們的愛」是透過讓每一個入場人用手指沾紅色印泥,從我們事先畫好的愛心底下蓋章,一人蓋一個一路從愛心底下往上蓋,象徵我們將每個飢餓勇士的愛統整為一個大大的愛,而且這個愛很熱情也很飽滿。
晚會裡我們小組也提供了一個串場的小活動「把愛傳出去」,借由傳大球(做成地球的樣子)的活動來代表我們把愛傳到世界各個角落。最後藝人方面,我們請到了曾經擔任過飢餓30的飢餓大使范瑋琪,來幫我們中原飢餓30的同學打氣加油。

2.     回饋

我們第一次募款時,發現到有許多店家他們很可能不需要我們幫他們做宣傳,甚至連收據證明他們也都不要,就掏錢出來做贊助,但我們拿到錢也只是說聲謝謝不能做什麼表示,所以我們自己設計並製作榮譽感謝卡,感謝 這些店家對於活動的大力支持並給予店家榮譽證明,讓看到的學生知道此店具備公益的熱情,而達到愛心互惠且表示我們的由衷的感謝之情。

服務成果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