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鄉活泉計畫──瓦旦的商設企管好朋友

原鄉活泉計畫──瓦旦的商設企管好朋友

原鄉活泉計畫──瓦旦的商設企管好朋友

服務團隊介紹

年度

103

服務名稱

原鄉活泉計畫──瓦旦的商設企管好朋友

團隊類別

社區服務

服務單位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服務期程

103年

計畫動機與目標

原住民居住地區多為山地,資源、工作機會相對缺乏,逐因此造成青壯年人口外移。隨青壯年人口外移後,村內多剩下老弱婦孺,使生產力更微衰退,更無誘因留下青壯年人口。造成部落文化無人傳承、逐漸沒落,衍生出文化保存、老人安養等問題。 然而,傳統對於原住民發展議題,多半都只是透過救濟、金援、加分制度等等外部的協助,實為治標不治本。根本的解決辦法,應是從部落內部改變,讓部落青年願意留在部落。而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至善基金會在反省部落的產業生計後,發起了「原鄉活泉數位網夢人才培育暨部落發展計畫」,簡稱「原鄉活泉計畫」。

「原鄉活泉計畫」,以人才培力為核心概念,透過課程以及提供資源,培訓有能力或擁有技術的部落工作者,建立工作者服務部落的能力,再由具備工作能力的工作人員協助部落發展工作。由部落內部加以改變,透過發展,增加部落的工作機會、讓青年人口回鄉,使得部落能自給自足,將文化保存下來。從根本解決原住民長期處於社會資源不對等的問題。

此計劃目前培育10名部落工作者,2015年擴大為12位。希望在友善生態環境與發揚傳統精神的理念下,推動部落產業文化教育工作、協助部落建立其特色,幫助部落提升競爭力,進一步形成跨部落資源共享平台,讓所有服務之部落得以穩定發展,生活也得擁有穩定的生計,持續性的正向改善。

執行方式

創意策略

一、創意核心概念

創意發想方面,本組以「食物」做為切入點。

對於原住民而言,「作物」和「食物」代表著孕育、濡養部落族人的養分與對土地的情感。土地生產「作物」,而這些由土地孕育而成的作物,收成後經過精心的烹調則成為一道道「美食」使族人茁壯。「原鄉活泉計畫」的目標,亦是針對文化、生產等問題加以解決。因此,透過「食物」、「作物」生生不息的流轉,也象徵因著原鄉活泉計畫的注入,使部落再次發芽、結實累累。

綜觀社會發展趨勢,民以食為天,「吃貨」當道,「食物」,是貼近人心且平易近人的。透過 Google 搜尋趨勢加以分析,可發現,相較於「原住民」、「文化」搜尋結果,「美食」搜尋量不僅較高,且此議題之搜尋度未來仍會持續上升。

二、目標對象

大眾募款:

1. 30歲到50歲,有穩定經濟能力之人士。

2. 有小孩、經濟穩定的家庭。

三、文案標語

「用你的雙手,在原鄉的土地種下希望與傳承的種子。」

「小米、馬告、刺蔥,是大地母親孕育出來的作物,是濡養泰雅部落的養分,是兒時最熟悉的滋味。」

經由與服務主多次溝通,本組在文案發想的部分,因「原鄉活泉計畫」以人才培育為主旨,將每位具有獨特技藝之族人都當成希望的種子,盼經過培訓、教導,加以灌溉後,種子們都能茁壯成美麗的山林;而夢想,就在原住民共同守護的沃土下實現──此成就了第一句文案。後結合創意發想中的「美食」概念,用以泰雅族最熟悉的作物,發展出第二句標語。

四、主視覺設計 部落居民抱著對於土地的感念,種下帶給族人、帶給土壤永續的種子和作物,選用紅、黑、棕色來代表泰雅族,而背景襯著尖石後山的部落地圖,展現出泰雅族和土地密不可分的關係。 尖石這片山林和土地孕育了部落和作物,其中又以小米最廣為人知且具有代表性,盼以手捧小米作為感恩、培育出希望的象徵。

行銷企劃

一、行銷操作規劃 本組的企劃將採用傳統廣告行銷及社群網路行銷為主要之推廣方式。 傳統廣告行銷,包含至善基金會會刊、台北捷運燈箱廣告;社群網路行銷則有Facebook粉絲專頁、動畫、YouTube類紀錄片微電影,並於至善基金會官方網站加強宣傳此募款計畫,使之在網路平台上製造話題後得以推廣。

在整個行銷企劃的設計上,本組依循消費者行為之AIDA法則,希望首先引起閱聽人注意後,再經由故事、動畫、紀錄片,逐步引發興趣、喚起意識,使民眾產生同理心、認同計畫,最終促使募款,讓原鄉活泉計畫得以實現。以下將對於執行細節,做詳細的說明。

本組任務執行以「大眾環境媒體」、「服務主自媒體」、「社群網路媒體」推廣做為主要媒介。包含台北捷運燈箱廣告、至善基金會會訊雜誌、至善臉書社群粉絲團、動畫、紀錄片等。以下將對各計畫做詳細說明。

1. 至善基金會會刊宣傳:

本組於至善基金會第71期會刊,以協助者立場述說「原鄉活泉計畫」帶給中原廣告行銷服務團隊學生的啟發與意義,引領第三方讀者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此計畫,進一步激起讀者對「原鄉活泉」計畫省思。此外,本期會刊的封底設計亦採用捷運燈箱廣告的視覺設計改版面的形式呈現。

2. 台北捷運燈箱廣告:

配合至善基金會與「Taaa台北市廣告公會」,第二屆第二梯次「愛.公益」的活動,本團隊設計平面的捷運燈箱廣告,並於2015年2月15日~3月16日在永安市場站、頂溪站和景安站露出。

3. Facebook粉絲團:

在至善基金會的官方粉絲團上,加以推廣、宣傳「原鄉活泉計畫」相關活動資訊,在現代網路趨勢下,粉絲團的經營是提高曝光度的極佳途徑;截至2015/5/8,至善基金會FB粉絲專頁已有超過6000位粉絲,這些都是潛在目標捐款者。

4. 動畫:

由於「原鄉活泉計畫」的核心概念──人才培力的部分,涵蓋面向較廣泛,加上此計畫募款幫助對象主要是針對有能力的「青壯年人」,因此較難以讓閱聽人透過平面廣告等文宣,理解原鄉活泉計畫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組以類Infographics動畫的方式呈現,簡潔明確地介紹原鄉活泉計畫的由來以及其核心內容與欲達成之目的,幫助視聽群眾能夠更快速的了解此計畫,進而產生同理心、願意捐款,促使原鄉活泉計畫的推動。

5. 類紀錄片微電影:

分為2.5分鐘的前導片與6.5 分鐘的正片「部落人後的信念」;主要配合「原鄉活泉數位網夢人才培育暨部落發展計畫」,也就是「原鄉活泉計畫」的平時既定課程去拍攝第一位部落種子慕妮牧師的武睞婦女小組分享會,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

本片主要訪談者為慕妮牧師與阿薊達利──此兩位片中主角,一為畢業的部落種子工作者慕妮牧師;另外一位阿薊達利,則為目前在此計畫進行中的培力種子。整部微電影的敘事角度,乃透過大學生經由參與部落的工作分享會,更深入了解部落工作者所做的努力,大學生先體驗,然後提出問題,希望透過此微電影讓住在平地不了解部落的人們,能對原鄉活泉計畫的執行更進一步的認識,打破過往對於部落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並能喚起心中的感動和認同,希冀引發更進一步的募款目標。

服務成果

圖片花絮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