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體驗(一)
一、課程基本資訊 | |||||
課程名稱 | 環境體驗(一) | 開課單位 | 景觀系 | ||
開課年級 | 景觀一 | 修課人數 | 65 | ||
學分數 | 1 | 必/選修 | □必修 □選修 | ||
是否辦理保險 | □是 □否 | 是否配置教學助理 | □是 □否 | ||
每學期服務次數 |
| 服務單位如何擇定 | □學生□教師□學校安排 | ||
每次服務時數 |
| 服務時段 | □課堂 □課餘時間 | ||
是否要求進行服務 | □是 □否(自由決定參加與否) | 是否有固定服務時間 | □是 □否 | ||
二、課程目標 | |||||
設計學習的第一步驟就是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因此環境體驗課程目標就在: | |||||
三、課程內容 | |||||
(一)、環境認識課程-植物學 1.台灣生態特色I 2.台灣生態特色II 3.台灣垂直生態帶 4.台灣低海拔生態特色 5.中原校園植物 6.台大校園植物 (二)、環境戶外體驗課程 1.桃源仙谷(3天2夜原生文化戶外教學課程) 2.好茶部落(4天3夜原生文化戶外教學課程) 3.桃源仙谷(3天2夜原生文化戶外教學課程) (三)、課堂演講授課 1. 結構與造形 2. 地景元素觀察與紀錄 3. 定點觀察與紀錄 4. 好茶部落演講 5. 好茶部落檢討 6. 原生文化學習報告 7. 模式語言 8. 空間尺度與設計 9. 台大舟山路校園空間觀察 10.台大舟山路報告 | |||||
四、教學策略 | |||||
將課程教學目標轉化成教學策略可略分成幾個項目: (一)、專業能力 1.共生生態地景專業知能 2.文化地景專業知能 (1). 能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統合成完整的知識。 (二)、統整能力 1.設計溝通與表達之能力 (1). 能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理解複雜的事物。 (2). 能從零散或片段的事物中找出共同點。 (3). 能運用所學,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見解。 (三)、關懷能力 1.社會關懷及服務 (1). 能不斷探索自我的優缺點,並加以改善。 (四)、溝通能力 1.團隊合作及整合協調能力 (1). 在團體活動中,能明確表達個人意見。。 (五)、專業倫理 1.責任感與積極度 (1). 能養成合宜的價值觀。 | |||||
五、各階段工作及各週流程 | |||||
準備 | 8月~9月 | 於課程開始前多次訪視受服務組織,共同設計實做計畫,內容考量教學方式、對象需求與學生能力。 | |||
服務 | 10/26~10/28 | 課程包含不同程度的實做內容以考量學生不同程度能力,學生以團隊合作方式進行,由老師引導學生施作,以確保學生安全。 | |||
反省 | 11/2 | 課程開始前研讀服務對象相關報告、課程進行中撰寫服務日誌、課程結束後實施分組討論與口頭報告。藉由反思來檢視服務內容、學習意義與未來應用。 | |||
慶賀 | 01/11(預計) | 最後共同慶祝大家的學習有了好的成果,並在晚餐時舉辦小型烤肉會與分享會,讓學生們述說這學習課堂的經驗與成長過程之分享。 | |||
六、合作機構 | |||||
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由志工所組成的民間組織,其宗旨為關心台灣環境生態問題,並以千里步道串聯起台灣生態與民間志工力量。 | |||||
七、評量方式 | |||||
評量共分為三部分,一為平時出席狀況;二為上課與戶外教學作業之評分;三為戶外教學之學習狀況之評量。 | |||||
八、如對上述課程有疑問者,可諮詢下列人員 | |||||
授課老師: 周融駿 吳政廷
教學助教: 洪家傑 0930670520
負責學生: 許逸軒 0960736351 | |||||
九、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