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Young 起來

讓愛Young 起來

讓愛Young 起來

服務團隊介紹

年度

101

團隊名稱

讓愛Young 起來

服務類別

社區服務

服務單位

財團法人台灣省天主教會新竹教區附設桃園縣 私立愛家發展中心

服務期程

101/10/17-102/01/02

計畫動機與目標

目前在台灣的社會福利服務模式非常的多樣化,提供身心障礙者多種的選擇,在專業的服務上也是與日俱進,在這同時我們也發現光是這樣是不夠的,身心障礙者的精神生活卻是非常的貧乏,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一技之長的身心障礙者,卻很少看到精神生活的富足,特別是心智障礙者在這個部分更是嚴重的被忽視,我們希望學生能從「自己」做起,停止用言語、眼神,甚至是肢體去歧視這些特別的人。

   輾轉得知愛家發展中心有心幫助身心障礙者提升其生活溝通能力,惟因設備不足及人力短缺,對於該計畫遲遲無法展開。因此,本課程與其接觸並了解其需求,初步擬藉由課程之服務學習規劃,修課同學藉著直接帶領身心障礙者,直接感受到弱勢族群的需要,使同學於修課期間即種下關懷社會的熱情,在將來投身電子產業中,有更多的可能觸發其設計出關懷弱勢的電子產品,讓弱勢族群生活因科技而更加便利!

執行方式

準備(preparation)本授課教師事先已前往愛家發展中心進行拜訪,瞭解機構實際需求、進行服務學習內容溝通;9/10與中心負責人魏琪霖主任簽定中原大學服務學習合作契約書,如表二所示,另將於每次課程進行中再與機構Meeting,以掌握學生的服務狀況,適時的做溝通協調,使服務課程得以順利進行及完成。此外,為確保學生來往服務學習場域的安全,六次的服務學習皆預備交通車的及辦理保險。

服務(service/action)本課程規劃18小時的服務學習方案,參與學生計有20位,學生將分為四大組,每組皆須全程參與下列六次活動內容,這六次活動中,第一次活動旨在介紹受服務機構之環境、督導與受服務者,並由機構提供訓練講座後再進行分組。 第二次至第五次活動為進班服務體驗,服務實作內容為修課學生進班協助(教導)身心障礙者進行社區適應,或使其能進行工作上的活動、班級討論、書寫作業及參與休閒活動、用餐…等。本課程最後一次活動內容舉辦服務成果發表會,讓學生、機構、教師分享彼此的學習與成長,並進行頒贈感謝狀、服務證明或獎勵,更細節的服務學習內容如表三所示。

反思/檢討階段(reflection):修課學生於每二次服務之後須繳交一份服務學習日誌,其內容須包含經驗學習週期的3個「W」。What?(我做了哪些服務?); So What?(這些服務帶給我的意義與學習?);Now What?(未來我將如何運用所學?)。服務日誌如表四表所示。

慶賀/發表 (celebration):本課程最後一次活動內容舉辦服務成果發表會,如表五所示,為讓學生、機構、教師分享彼此的學習與成長,並進行頒贈感謝狀、服務證明或獎勵。

服務成果

本課程的服務學習時數計有18小時,設計的目標近程是讓修課學生藉由與身心障礙者的互動,培養學生對弱勢族群的關懷,並提昇將提升學生對於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動機。遠程的願景是期待服務學習經驗助於學生在未來產品研發時,設計出更貼近消費者的電子產品、需求者的與科技輔具。

     本次服務學習採取團進團出作法,並為學生於每次服務學習皆接洽交通車及辦理保險,如此作法可達二目的:(1)修課同學同一時間進入受服單位進行服務,讓人感受到我們是有預備心,對受服單位展現尊重,以建立長久的合作機置。(2)保護學生安全,並藉由群體動力提升整體出席率。從量化指標來看,平均而言每次進入場域服務的人數有15人,約佔修課學生8成,因此全學期有90人次,270小時總服務時數。對於同樣是三學分的選修課程,修課程學生於本課程需要再額外花時間進入場域服務,異於之前服務學習的設計,因此,對於修課學生熱情的參與需給予最大的肯定!

    從學生的服務日誌及期末心得來評估質化指標,六次的服務學習時間,有達到培養學生對弱勢族群的關懷及初步幫助學生反思工程科技與社會服務的關聯的預設目標。首先,在培養學生對弱勢族群的關懷面向,服務學習之前,學生當中只有極少的同學有志工的經驗,在多數無志工經驗的學生中,甚至有些學生初期因不熟和這些特殊學員相處而心生畏懼且有排斥。不過,經過六次的交心相處,這些因著肢體不便及言語有限的先入為主的障礙,也逐漸排除,此外,由第八部分中呈現的學生期末心得回饋來看,多數學生對自己已有的滿懷感恩,也開始經歷付出而得到的喜悅! 第二,學生也在近身服務的過程中,發想出一些更符合此場域的工程命題,像是無線緊急求助鈴協助身障者的居家安全、具有GPS功能的定位手環、了解受服者心情的聲音辨識器,以及適用於這些夥伴的無線音樂播放器等,已部分反應出修課學生因服務學習的田野調查,琢磨出更貼近使用者需求的工程師設計理念。

綜上,本次服務學習有達到課程預設目標,即

1.  藉由與身心障礙者的互動,培養學生對弱勢族群的關懷。

2.  透過服務學習課程的設計,將提升學生對於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動機。

服務學習經驗將有助於學生在未來產品研發時,設計出更貼近消費者的電子產品、需求者的與科技輔具。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