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特優教師

鄧志浩老師
土木工程學系

經過多年的服務學習課程, 深刻體會服務學習活動的成功在於學生與社區的互動和參與,這個獎項是屬於所有參與的同學與大家的。學生們通過動手做實際參與工程及活動,做中學,不僅將所學專業應用並且提升了環境管理技能,也增強了對生態保護的熱情。同時,服務學習也促進了社區居民對濕地保存與永續生態價值的認識,提高了環保意識。社區參與和教育宣傳活動讓居民積極參與埤塘生態池的維護,這對推動長期有效的生態保護機制至關重要。然而,挑戰仍然存在。生態工程的維護需要持續的關注和管理,特別是對於未來應加強水質監測系統的應用,利用遠程監測技術和AI人工智能,實時掌握水質狀況,及時處理潛在問題。此外,社區的持續參與加強環保教育也是維持永續生態的關鍵。

將生態工程課程推廣至跨領域的合作計畫也是課程重點,透過AI智能監測技術和景觀規劃與文學創意,讓課程呈現更全面的永續環境保護與關懷,指導的跨域學生團隊獲得「全人關懷獎」佳作。

楊慶麟老師照片

楊慶麟老師
師資培育中心

We learn by serving , we serve by learning.(學習與服務相長)

感謝觀音國中黃博欽校長、師長和同學們,及師培中心林俊閎主任及參與遠距教學的師培同學們,每週四個科目,包含數學、國語文、輔導、英語文,額外花時間備課與教學。這一年來,因為大家孜孜矻矻、點點滴滴,懷著全人服務的光與熱情,照耀溫暖了觀音國中許多缺少自信學生的心靈與方向,更啟發了每一位師培生任重道遠的理想與實踐力量。

成果報告中,學生在與原班相比較數學PR值的進步為九成,國語文和英語文的PR成績進步超過五成,在成果分享會中,每個觀音國中接受心靈輔導與教學的學生們都滿懷笑容和感謝,並期待未來能賡續參與更多的課程。

我的收穫最多,服務總能使教育的喜悅和熱情、悠久綿長。感謝服務學習中心杜主任和所有同仁們的協助,服務之道不孤,必有鄰,眾志必能成城,而城裡也都是愛的光芒。

吳振廷老師
地景建築學系

中原大學地景系的課程規劃理念中,將「社區參與」視為核心價值,透過計劃性的社區服務方案,推動學生、學校與社區的互惠發展。我在兩年前重返地景系教書,秉持著上述理念,開設課程「社會設計與地方創生」、「民眾參與及社區營造」及參與「大樹教室參與式工作坊」、擔任USR計畫協同主持人等,從生活所在的社區拓展到產業環境,以「設計思考」帶領學生做中學習和深化參與式設計的操作。「服務學習」結合「社會設計」不僅是一種設計方法,更可以是一種參與的視野及社會實踐。期待學生與使用者、地景和在地經驗對話,釐清「真實的需求」而不是建造一個空洞的物件而已。

這個獎要歸功於嘉義縣梅山咖啡產銷班、桃園龍岡多元族裔地區、桃園龍潭客庄及馬祖南竿(鐵板、四維、馬港)提供中原師生服務學習的場域,讓大學、社區及業界在計畫案裏外的參與運作,建立「工作關係」,找回居民對地方的想像並醞釀有理想性的行動,這段過程滋養了師生與地方。由衷感謝,我會繼續灌溉。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