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魚翅沒有營養,還有超量重金屬 在日益嚴重的全球海洋污染下,生物受到重金屬污染的比例也日漸升高。近年來,工業廢水不斷排入海洋,每年進入海洋環境的石油高達2百萬噸以上。已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因海水中重金屬含量增高,而鯊魚處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當它捕食遭汙染的魚類,身體裡的重金屬也會不斷累積。2008年香港進行市場抽查發現,10個魚翅有8個含有重金屬,包括超過標準值42倍的水銀,食用過多會有汞中毒的症狀,孕婦食用更可能造成腹中的胎兒畸形。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也呼籲,汞在人體內蓄積過程易影響神經,造成運動失調、心理焦慮、眼睛與視力模糊,孕婦與兒童應避免食用。 2. 鯊魚即將滅亡,衝擊海洋生態 由於卵胎生的鯊魚性成熟速度緩慢,且繁殖胎期甚久、胎數甚少,通常每1到3年只生下1~2隻幼鯊,幼體需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成年,以至它們繁殖的速度根本比不上被獵殺的速度。研究並指出,一旦身為頂級掠食性動物的鯊魚大量減少,中級掠食性動物便會暴增,造成海洋生物鏈的失衡。舉北大西洋的例子來說,由於鯊魚族群減少,造成以扇貝為攝食對象的魟魚大量繁殖,已使當地具百年歷史的扇貝漁業消失。另外在澳洲的塔斯馬尼亞,鯊魚的主要獵物─八爪魚的數目增加,結果令更多龍蝦被八爪魚捕獵,龍蝦捕撈業便因此受到影響。 ? 計畫目標: (一) 短期:加強觀念宣導、實際促使減量 1.加強觀念宣導 在企劃進行的一年內,將反對食用魚翅的理念,透過各式媒體宣導,包括Facebook粉絲團、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官網、相關DM及放置在網路上的宣導廣告。 2.實際促使減量 觀念宣導全球自幾年前就開始做了,當時請了李安導演的知名人物拍攝呼籲廣告,但成果卻不如預期的好,因此本次活動我們決定除了加強宣導外,更希望能實際促使減量。 (二) 中期:推動法令制定 目前我國的規定是魚鰭與魚身比例不得超過5%,希望在未來能推動如加拿大、巴西等國一樣,魚身與魚鰭在上岸登記前不得分割。另外,應擬定加強對遠洋漁船的監控措施,防止出現不肖船家進行非法獵捕活動。並且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提供兼顧漁民經濟的配套措施。 (三) 長期:創造社會共識 在觀念宣導、實際促使減量後,希望能透過結婚族群的響應,影響其他例如壽宴、尾牙、商務宴客及買乾貨回家自行料理的族群,全面自發性的減少食用魚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