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電腦通,生活便利通 (張耀仁、劉宏煥 老師)

成為電腦通,生活便利通 (張耀仁、劉宏煥 老師)

成為電腦通,生活便利通 (張耀仁、劉宏煥 老師)

服務團隊介紹

年度

101

團隊名稱

成為電腦通,生活便利通 (張耀仁、劉宏煥 老師)

服務類別

社會關懷

服務單位

1.    開拓文教基金會

2.    社團法人桃園縣木匠的家關懷協會

服務期程

101年  10 月  20 日   至   101年   12 月  22  日

102年  03 月  30 日   至   102年   06 月  01  日

計畫動機與目標

台灣本身就存在著許多非營利組織,所謂非營利組織,指的是不為組織所有者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它的目標通常是支持或處理個人關心或公眾關注的議題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從慈善、宗教、學術、環保等等,分別擔任彌補社會需求和政府供給間的落差。在台灣大多數的非營利組織資金來源都是由政府的少量補助與眾多熱心志工的捐助,近年來隨著台灣經濟條件條件不再那麼充足,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經營變得非常困難,在一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每一個組織都必須要有一位資訊專業人員,但是若聘請一位資訊專員相對的在資金的開銷上就會雪上加霜。

    本團隊希望藉由服務導入本科系的專業,學生透過場域服務可以學以致用,打破電子系舊有科技是有距離的迷思,真誠的付出心力與汗水,而以往服務經驗讓我們知道,如何達到雙方需求是很重要的,所以嚴謹的事情討論是必經過程。

     在”二手電腦維修”部分本團隊選擇透過與非營利組織”開拓文教基金會”合作建立供給聯絡平台,凡是需要二手電腦設備的機構都可以藉由此平台聯絡與安排將電腦送至該機構。而中原大學(本團隊)則做為二手電腦維修站,許多熱心人士會將老舊與不堪使用的電腦送至中原大學-篤信電學大樓,團隊學生們透過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適度的維修與復原最後再藉由”開拓文教基金會”分送至台灣各地。

    在教學的部分本團隊選擇非營利組織”木匠的家”為我們第一個服務場域對象,一開始對於場域的設備因過於破舊不堪,所以需要大大的翻修。首先我們先將場域中破舊的電腦回收至學校實驗室依照損壞程度的不同分門別類並且修復,翻修電腦這項活動特別重要,因為在這活動的成果不僅僅是將場域的教學環境建立起來,也讓本團隊與場域負責人建立了彼此互相信任的默契,並且埋下了在”木匠的家”開設電腦教學班的萌芽。

    資訊發達的今天不管吃的、住的、穿的等等…..通通都免不了與網路有關係,也因為這樣培養一個基本電腦能力的學員變成是我們的宗旨,從最簡單的開/關機、滑鼠使用、網路搜尋、訂購交通工具票卷,都是我們的教學範圍。為了能夠讓學員們可以學習到他們想學習到的資訊,本團隊會先發放問卷調查詢問學員們希望本身欠缺希望補足的資訊。在安排課程之前我們就會參考問卷上面的資料去設計符合學員們學習的課程。

   在這些服務學習(二手電腦維修與教學)的環境下,真正有學習到的不僅僅是”木匠的家”的學員們,在課堂上授課的講師們(團隊學生)也是收穫良多,雖然這些電腦操作與使用的知識非常的簡單,但是看到每一個上完課的學員們滿臉笑容的離開”木匠的家”,這份感動回饋讓我們了解原來一個簡單的舉動也可以像是為這個世界注入一個強心針,聽到學員們說一聲”謝謝”,收到如此感動的回饋言語,讓我們深深地相信世界是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小小舉動去改變的,只有每一個有能力的人”願意做”。

執行方式

l   回收各界淘汰之二手電腦

    本學期收到桌機約37台、LCD銀幕6台,以及其他線材,包含電源線、銀幕VGA線、滑鼠、鍵盤、硬碟等數十件,除公司捐贈電腦外,還有其他私人機構以及民眾紛紛響應。

    在收到電腦前,我們便在電學大樓的師生聯誼空間架設電腦維修站,並將維修環境整理妥善,擴增電源線、架設網路分享…等。在收到二手電腦後,便開始清數量、各個品項的分類,二手電腦部分會先做初步清潔及調查各台電腦硬體設備是否完善,以利之後硬體設備的新增或替換。

l   整理電腦且運用在校所學的專業知識

    首先對電腦的診斷第一步就是“開機”問題,首先會檢查電源供應器、顯示卡是否能正常運作,假如可以顯示銀幕畫面,就繼續循著硬碟、記憶體、主機板等零件做仔細的檢查。為了可以隨時了解每台電腦的維修進度,我們製作了維修標籤當作每台電腦的“健保卡”,上頭詳細的記錄電腦病歷,每個人輪流負責不同的問題,每當做完一項檢查就在維修標籤上留下所修繕的問題、解決方式以及修復人的姓名。這種方式可以讓每位同學參與不同的修復過程,了解別人是如何解決問題,變相學會修復整台電腦。

    在維修電腦的過程,有些硬體零件老舊不堪使用,而這些淘汰的廢材收集起來後,變賣給資訊回收站人員,換取來的金錢則用來買不足的零件或是記憶體,使記憶體升級,讓電腦的品質更好。

l   寄送給非營利組織再利用

    由於電腦主機與螢幕皆屬易碎品,所以為了讓這些維修好的電腦及螢幕能順利、安全的寄送出去,本團隊與開拓文教基金會討論後,決定添購主機、螢幕專用箱,不僅方便運送,也希望讓每台電腦都能完好如初的送達每個NPO;透過開拓文教基金會所架設的申請網站,讓有需要二手電腦的NPO自行上網登記數量與軟體需求,本團隊就可以知道是哪些NPO需要電腦,我們也在接到訂單後,便按照各單位的地址,逐一寄出。

    如此的活動,不僅能將3C產品用得淋漓盡致,也達到學習、服務與環保環環相扣的理念。

服務成果

l   木匠的家電腦班

    透過這個電腦班不僅可以讓學員們學習到基本的電腦知識也可以讓團隊學生們學習到如何自己整理上課教材並有效地將自己的知識透過自身言語來講解給各位學員,學員們在這裡學習到了如何使用電腦,自行上網訂車票、文書處理,還能和自己的家人做網路上的溝通,促進家庭相處和諧;撰寫部落格、社群交流,不用靠著電視報紙就能知天下事。

l   翻新二手電腦

    我們將這些二手電腦送到NPO的手中,讓他們在處理行政事上能夠更有效率,更有能力去幫助弱勢族群,而NPO對於電腦的要求並不多,只需要處理文書作業、社交溝通即可,而透過本團隊的幾次整理後,讓電腦插上電源及可使用,一來不用再花修繕費用,或是多花金費購買新電腦,二則達到企業捐贈電腦給非營利組織的原意。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