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團隊介紹 | ||
| 年度 | 101 |
團隊名稱 | 千理好茶 (張華蓀、周融駿 老師) | |
服務類別 | 社區服務 | |
服務單位 | 桃園仙谷、舊好茶部落 | |
服務期程 | 2012.10.26-2012.10.28 | |
計畫動機與目標 | 中原景觀長期帶領學生向原住民學習,有豐富的戶外教學行政與課程安排經驗,為了將真實的體驗與經歷結合教學與課程內容,而最終意旨為以學生為主體,創造一個可讓學生主動學習之環境與場域。從學生親自探索體驗之中,培養其對環境之觀察、記錄、調查,甚至提問與找尋答案之能力,學生必須透過觀察與記錄,找尋問題或議題,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如此透過體驗、專業、服務、學習之過程,讓同學在有別於教室內的課堂知識,是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相反的,完全從體驗與主動學習的角度切入,而師長所扮演的角色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學生們的觀察探索能力、提問找尋答案之能力等等,並替學生建構良好之學習場域。期望透過有效的安排服務課程與服務對象,提出整體服務安案之內容,以期滿足學生、學校與社區之三方互惠之發展,並傳達「專業」、「服務」與「學習」相結合的重要性,以推廣服務與教學相結合的課程設計和活動教育為主軸。 而舊好茶部落是台灣少數維持與自然環境對話之聚落遺址的部落,也有仍然熟悉部落文化與獵人知識的長者願意教導學生,將以本次帶領學生上山學習的期望,與部落討論獵人教室的課程,以及如何不失本身對環境對生命之態度的面對入山學習的外來者。 | |
執行方式 | 執行方式: 1.講解:聽取講師分享實做內容與方法,並對整個森林步道系統做初步結構式的認識,進而體會到步道系統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且能夠理解步道施作之工法的不同對環境亦會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響,最後了解工作時必要相關安全措施與資訊,做好充分的準備與知識的強化。 2.準備:於施作前對基地的自然條件、地質狀況、氣候等,均有充分的掌握,並確實理解工作內容與工作目標。 3.實做:基地會勘、檢查鬆動石階與泥濘步道、各組討論施做辦法與方向、就地彙集所需材料、整地除草、土木石階梯施作、排水工程、確認目標達成。 4.反思:小組討論反省目標完成度,途中遭遇困境等等,最後全班討論與口頭報告,提出值得鼓勵之事項與需改進之不足,並分享其工作經驗。藉由討論、分享、反省的角度,來檢視服務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意義與未來應用。 | |
服務成果 | 具體貢獻 改善現有環境的陡坡,實際協助其製作出不破壞周遭自然環境的友善步道,供當地居民有更完善的路徑可以通行。 團隊成員的學習收穫 1. 擴大視野:了解不同文化與族群的生活與空間 2. 建立人文關懷的態度與生態環境意識 3. 面對真實的態度:面對真實的人、真實的環境與真實的問題,以及改善環境 4. 服務人群的行動力 5. 掌握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6. 建立傾聽、反省的習慣 掌握團隊合作的基本態度與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