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培育在地社區營造種子 配合工作站運作,有多位社區青年志工參與社區服務。包含社區老人、外配、學童的關懷,記錄社區的文化歷史,保留社區珍貴的人文資源,籌備社區活動,透過具體的社區活動,讓社區民眾參與並培育社區未來社造人力,讓居民接手營造社區,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n 每月發行社區報 每月發行社區報,讓沒有時間參加活動的人可以了解我們在做什麼。社區報內容可以配合節日,且配合霄裡在地文化介紹,達到宣傳和了解目的。社區報編排以圖片為主,文字需要放大,讓老人家可以清楚閱讀 內容包括: (1)社區活動 近期的活動說明與宣傳。 (2)關懷社區 報導社區內需要居民關心的人、事、物,如需要送餐服務的獨居老人…。 (3)專題報導 每期有特定的主題,報導社區的特色,奇人軼事…。 (4)居民的意見 居民表達想法的空間。 n 學童課後陪讀 主要輔導當地幼齡學童,社區內學童大多集中在國小階段,父母親因年紀與工作關係長年疏於照護,多位學童放學後無處可去,在外閒晃或鑰匙兒童的狀況很普遍,團隊成員了解此狀況後,遂積極成立學童希望教室,成為學童可遮風避雨的另一個家,課輔期間除了功課輔導外,也加入才藝課程、影片欣賞、繪本閱讀與遊戲時間,豐富學童精神層面和閱讀能力,讓學童有一個快樂、豐富的童年。 n 學童才藝繪畫與培養創意思考 藉由學生繪畫專長,陪同小朋友發揮創意,揮灑畫紙,同時配合節日佈置工作站,讓小朋友參與佈置,對工作站增加認同感,也藉由站內資源如故事書及益智遊戲,培養孩子多方創意思考能力。 n 影片欣賞 藉由品格影片欣賞,讓金城社區小朋友可以得到正向的觀念,矯正學童不正當的行為。 n 文創商品開發 社區有許多外籍配偶擁有獨特的技藝,學生們遂決定將與居民文化相關的圖騰與裝置藝術,設計成文創產品,不僅可以行銷社區,更可藉此增加外配收入來源,並期望在最終階段社區能夠自給自足。 n 趙阿姨剪紙故事簡介 河南省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長期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北宋時期,河南的刺繡工法精緻細密、圖案嚴謹,已馳名全國,當時的皇宮設有文繡院,聚集了全國最傑出的刺繡人才,專為皇帝王妃、達官貴人繡制官服及裝飾品,在民間刺繡更是普遍。 從河南來的趙阿姨,自小便看著姑姑每日製作繡花鞋、衣裳,將布料剪成特殊圖騰做為裝飾,遂在姑姑的教導下學會了剪紙技藝,一起為家人製作好看的衣裳與鞋子,來到台灣後,憑著記憶將年輕時學習到刺繡用的剪紙技藝,帶到台灣,細膩的剪裁與巧思一點也沒有因時間而沖淡,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剪紙圖騰不僅是藝術更代表著文化,最常見於服飾上的蓮花圖騰就象徵著富貴。 我們希望能將趙阿姨剪紙技藝變成一種藝術與文創產品,將剪紙的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認識。 n 文創商品應用 將剪紙具有文化性的圖騰,結合現代流行物件,並著重實用性與簡便性,創造出系列文創商品樣式。 n 老人義剪服務 社區附近沒有能夠理髮的店家,社區老人每月會到忠貞社區等較熱鬧的地區理髮,因路途相對遙遠,理髮甚為不便。榮民服務處發現此問題後,與我們共同合作,於每月月中發起社區義剪活動,一次有兩三位義工理髮師來到社區服務,讓老榮民在社區內就能享有免費理髮服務,無須冒著風險到外面。 n 老人團聚年夜飯 讓獨居的社區居民體驗久未感受的年節氣氛,動員社區媽媽「一人一菜」的運動,桌上擺滿各國佳餚,今年也特別和SHOW影劇團合作,一系列的表演逗伯伯們開心,讓伯伯們可以感受到社區溫暖的團圓飯,也讓社區在一團和樂中拉開新年序幕。 n 老大人達人系列課程 與桃園縣老大人協會合作,藉由達人系列課程發掘社區中老人之專長,提升老人對自我生命價值的認同感,並且利用每周在金城亭舉辦成果發表會,讓其他居民也能一同參與,增加榮民與其他族群間的互動。 前期為發掘老人之專長,每位長者都擁有一項特長,團隊也協助拍攝與訪問每位長者,了解其在私底下發揮特長的狀況,後段則是每周舉辦小型成果發表會,讓老人成為老師的角色,教導大家如何做出好東西,總共有棋藝達人、品茗達人、植栽達人、烹飪達人。 n 聚會場域改造 在社區進駐這一年多時間,雜貨店前的遮雨棚一直是社區居民最常聚會的地點。這區域廣納了各族群的人,因為雜貨店的便利性,遂聚集與此。 此活動主要目的在於改善聚會場域日漸凌亂的環境,並為這裡增加記錄金城大小事的金城佈告欄,讓居民能有更舒適的聚會環境,並且能時時了解金城發生的每個故事。 綠屋頂修繕 綠屋頂修繕工作期望能再次改良屋頂上植披,將整個植物生態系統規劃的更完善,過程中也期望能讓居民了解如何維護,讓整片屋頂能永遠綠意盎然,也能使亭內的長者免於夏季的炎熱。 n 目前的問題 1.部分翠玲瓏受太陽直曬而枯萎。 2.因炎熱,居民將帆布覆蓋上去,導致植物曬不到陽光難以生長。 3.居民對於綠屋頂之維護不甚了解。 n 改善方法 1.將屋頂上內的棉花中裝進輕質土壤,提供養分。 2.在金城庭後方土壤內補種植爬藤類植物,增加第二層植物覆蓋。 3.教導居民植物之特性與維護方法。 彩繪金城故事 本次活動是為了讓金城社區入口的主要牆面換新裝,除了曾經蓋掉斑駁痕跡的補漆外,還要加上居民們一起彩繪的牆面,這面牆不再只是一片空白,而是用彩繪牆面將金城故事永遠的記錄與留傳下去,讓後人知道這個地方曾有著居民們的金城故事。 全能住宅改造-老人居家環境改善計畫 金城社區早期主要成員為戰後老榮民與其眷屬所置產的地方,由於時代變遷,社區成員結構轉變成主要為老榮民、外籍配偶以及幼齡學童。然而社區內老年人口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大多數老人行動不便,部分的自理能力有困難,生活品質相對較差,多數榮民年紀超過八十歲,在每戶面積平均八到九坪的空間中會有許多不適宜老人居住的環境,像是地坪不整、室內漏水……,看到這樣的狀況,遂希望藉由舉辦老人居家環境改善活動,進一步的改變老人生活環境,讓老年人行動更安全無慮,有更佳的生活品質。 粽夏慶端午在歡樂的端午佳節中與居民一同體驗包粽子樂趣,在剛進入社區不久之際,藉由活動增進與居民的互動,也藉此激發出社區媽媽們的專長,給予她們發揮傳統廚藝的舞台,提升自我認同感,其中也因佳節與居民一起度過,提升每個人更愛社區的心。 活動中,邀請社區大人小孩,首先是五毒剪紙活動,用對稱的方式剪出五毒,傳說具有避邪的功效,而後在戶外執行包粽子,社區婦女大顯身手,一串串快速的完成,也將部份分給社區老伯伯們享用,一同體驗過節氣氛。 聖誕鈴聲 響徹金城 在寒冷的冬日,充滿喜樂的聖誕節又到了,為了將歡樂帶到金城的每個角落,也讓社區裡最有活力的小朋友有個展現自我的舞台,以最單純的歌聲溫暖每戶人家。這一天也邀請大家製作聖誕花圈,各自發揮巧思妝扮自己的家門口,讓金城社區的每條巷弄裡都充滿著令人會心一笑的驚喜。 聖誕鈴聲 響徹金城 在寒冷的冬日,充滿喜樂的聖誕節又到了,為了將歡樂帶到金城的每個角落,也讓社區裡最有活力的小朋友有個展現自我的舞台,以最單純的歌聲溫暖每戶人家。這一天也邀請大家製作聖誕花圈,各自發揮巧思妝扮自己的家門口,讓金城社區的每條巷弄裡都充滿著令人會心一笑的驚喜。 桃園縣老大人協會 老大人協會推動台灣老人生涯規劃,終身學習,社會服務,創造價值,展現生命活力,提高老人社會地位及尊嚴,促進老人快樂幸福,社會尊老敬老風氣為宗旨。 團隊與老大人協會合作,兩期企劃,前期為老人生命繪本製作,讓長者藉由舊照片與文字,重新回味自己的一生,後期為達人系列課程,讓長者找到自己的專長,認同自己的生命價值,同時也分享給社區的居民,變成一個歡樂的活動。 SHOW影劇團 SHOW影劇團為桃園在地之公益表演劇團,劇團成立於2008年3月,致力推動戲劇教育與戲劇活動推廣,以創造、挖掘生命中的感動故事為核心精神,透過發展親子劇場、青少年劇場、社區劇場,以激發各階層民眾熱愛表演的心,秀出影響力為劇團宗旨。 團隊邀請SHOW影劇團來到金城社區,在歡慶團圓飯的活動中為老伯伯們添加歡樂氣氛的表演,活動前也邀請劇團團長至社區了解環境與討論表演內容。 木匠的家 木匠的家為中壢市之公益機構,回收二手家具與木料,秉持公益與環保的理念,將二手物件轉賣。團隊期望未來能與木匠的家合作,一同協助老人居家改造計畫,以最精簡與環保的方式完成長者的無障礙空間。 桃園縣玩具圖書館協會 「玩具圖書館」從環保出發,勸募二手玩具,經過教保專業志工的整修,化腐朽為神奇,達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為了讓更多孩子可以玩玩具,透過玩玩具的過程,讓弱勢兒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興趣,開啟孩子的另一條學習途徑。 社區對外宣傳【印象生態、星空慈善饗宴】」,設計師走訪金城 由台北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策劃的「2012城市生活美學地圖【印象生態、星空慈善饗宴】」,於7月21日展開。 活動主旨是期望能利用設計專業服務弱勢社區,跨領域設計學習結合不同生活藝術類別,從生活美學及人文涵養的角度與其他領域在設計相互激盪、前瞻突破。 上午設計師學員專車至八德金城社區體驗跨領域社區營造,走訪金城社區,體驗當地文化。下午和五位金城孩童在淡水河大河皇后號上舉辦慈善拍賣晚會。 境群設計公司走訪金城 境群景觀公司員工跟著陳其澎教授導覽霄裡地區,沿著鐵馬道一路來到金城社區,體驗金城的人文故事,也經由學生簡報與實際走訪更加了解團隊在社區內所做的成果。 桃園縣青年志工聯繫會報 由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邀約,代表中原大學去參與桃園縣青年志工服務會報活動,藉由簡報分享在金城社區服務的成果與心得,也從其他青年志工團體服務成果中得到許多回饋與感動。會報中邀請六位專業評審給各團隊未來計劃與執行的寶貴建議,是一場十分有意義的聯繫分享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