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牽手,一起打造彩虹原鄉與三光有約

手牽手,一起打造彩虹原鄉與三光有約

手牽手,一起打造彩虹原鄉與三光有約

服務團隊介紹

年度

101

團隊名稱

手牽手,一起打造彩虹原鄉與三光有約

服務類別

社區服務

服務單位

桃園縣復興鄉三光國民小學

服務期程

101 年 10 月 8 日 起至 101 年 12 月 23 日

計畫動機與目標

在活動中,我們看到偏遠山區的學童所獲得的資訊遠不如平地的小孩,好比學習上的資源、網路知識的傳遞等,山上的生活機能相對於平地而言十分不足,而生活圈也比平地小的許多,平日所接觸的範圍不超過住家半徑十公里,也因為原住民天性隨興樂觀,對於自身的文化較無傳承的認知,也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然而在上山與三光國小校長做初步溝通後,促進我們想要進一步深入復興鄉,經由活動認識這美麗的文化,而這也成為激發我們一定要辦出這次暑期營隊的最佳原動力,我們想要透過這次的暑期營隊活動,帶給山上的小朋友們不同的視野,讓泰雅的小小勇士們藉由我們的手重新認識這些從一出生就伴隨左右的珍貴泰雅原住民文化,所以我們經過一系列的討論後,決定舉辦三種不同型態的活動,讓三光的泰雅小朋友們經由不同活動一步步認識泰雅文化。

執行方式

一、泰雅生活學習步道

目的:(一)透過大手牽小手的互動模式,認識泰雅族生活模式。

     (二)藉由活動建構出泰雅族傳統的知識系統。

二、暑期親子閱讀與寫作營

目的:(一)培養親子閱讀和寫作技巧,增進校園閱讀風氣。

     (二)發展青少年正當休閒活動,推廣終身學習教育。

三、彩繪故事—還以原色

目的:(一)透過大手牽小手的互動模式,認識泰雅族生活模式。

     (二)藉由藝術與人文課程,彩繪出泰雅族GAGA故事。

服務成果

(一)強化原鄉孩子的學習

  長久以來,山區學校在學習上獲得的資源和一般學校的學習資源相比是相對缺乏的,而普遍原住民家庭也較不重視課業上的學習,全部有賴於學校老師的教導,所以我們透過舉辦暑期親子閱讀與寫作營,來提升父母對於兒女課業上的重視,也規劃不同於一般課堂上單向的教學方式,讓小朋友產生興趣而自動自發的去探討與學習,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看到小朋友一點一滴的改變,從一開始的只想逃離教室到戶外打球、玩鬧到坐在教室裡主動舉手提問與老師進行問答,在短短的幾天中,我們不敢保證會對小朋友的課業有大躍進的幫助,但讓小朋友產生強烈主動求知的慾望與建立在學習上應有的態度,是我們的目標,而我們真的做到了!

(二)凝聚大專志工投入原鄉再造

  近年來,志工服務的理念逐漸落實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電視上時常播報志工服務的新聞,身邊也不時聽見有朋友在做志工的消息,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志工夢,等待機會萌芽,而此次”與三光有約”的活動中,我們分別從桃園各區的大專院校招集志工,大家耳聞要到復興鄉的三光國小做志工都展現出強烈的積極度,覺得這是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也分享給朋友們希望能一起參與活動,然而在這次活動中,志工們在與小朋友的相處過程中學到了很多,並凝聚了一股成為志工的動力,大家有志一同,要豐富三光國小小孩們的暑假。

(三)真實記錄泰雅文化的故事

  看著留傳已久的原住民文化逐漸凋零沒落,這部份值得我們去認真看待與省思,也值得我們去珍惜且不餘遺力地去保存,所以我們帶動三光的小朋友們在三光國小校園的圍牆上畫出充滿泰雅傳統文化的彩繪,這是三光部落對於本身原住民文化最真實的記錄,透過彩繪牆上每一幅圖畫,傳達泰雅勇士們的傳統生活習俗,並在一筆一畫中喚醒泰雅族下一代的族群意識。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