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經濟學

課程名稱

經濟學

課程代碼

IE105c

學分數

3

教師授課鐘點數

3

授課教師

邱添丁

開課系級

工業一丙

必/選修

必修

1

服務類別

(可複選)

□教育輔導 □資訊科技 □創意設計 □社區營造 □行銷推廣

■社會服務 □國際關懷 ■文化典藏 ■環境保護 □其他 _____

2

計畫緣由

(服務方案需求評估等內容)

1.1 關懷經濟學

  依據Eisler (2007)提出建構關懷經濟學(Creating a Caring Economics)有別於傳統對經濟學的認知,對於經濟學的最高境界的解釋,已不是一些概念、一堆理論(如資本主義-亞當斯密 (Adam Smith)與社會主義-馬克斯與黑格爾 (Karl Marx and Friedrih Engels))、及一種邏輯;而它是一種信仰與一種文化,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與人文關懷,不是一份同情或憐憫,而是經濟學的本質所在。缺失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與人文關懷就必然會失去經濟學的內質。文中指出建構關懷經濟學項目計有(如圖1)

(1)       家庭經濟 (household economy):關懷與提供關懷 (caring and caregiving)、高品質人力資本 (high quality human capital);

(2)       沒有給付的社區經濟(unpaid community economy):志工也包含社區以物易物 (barter) 與社區貨幣經濟 (community currency economy);

(3)       市場經濟 (market economy):市場經濟常不鼓勵關懷,縱使研究發現受雇者關懷後更具創造力與生產力;

(4)       非法經濟 (illegal economy):毒品貿易、性交易、部分的武器交易、被視為缺乏關懷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is lack of caring);

(5)       政府經濟 (government economy):管理市場經濟的政策、法律與規則、許多政府不重視關懷與提供關懷的活動,像是家庭與沒有給付的社區經濟;

(6)       自然經濟 (natural economy):自然環境、自然常常被剝削,我們發明更進步的科技來剝奪大自然、關懷地球母親被視為傳統成本效益分析的債務。

1.2弱勢群體的關愛與人文關懷

  所謂“弱勢群體的關愛與人文關懷”,本計畫認為它就是對人類的生活關懷,就是對人的幸福感的關注。這也是經濟學追求的最高標準,也是學習經濟學這一門課程應具備的道德與良知。在建構關懷經濟學書中提到一個經濟體系中,真正關心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結合。而執行關懷經濟體目前在北歐國家如芬蘭,挪威和瑞典,在那裡國家政策結合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政府推動托兒計劃,帶薪育兒假,家庭照顧小孩或老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全民健保資金,並投入高比例的資源,幫助貧窮國家及弱勢人民,這些概念也是我校(中原大學)積極推動志願服務的理念相吻合。在課堂傳授經濟學理論或觀念、經濟發展的同時,其同學們的視野應不僅僅局限於經濟學範圍,而對更加廣闊的社會問題應有更深的人文關懷,如同建構關懷經濟學所關注,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與人文關懷。

圖1.舊與新經濟學概念示意圖。

左圖為舊經濟學,右圖為新經濟學(建構關懷經濟學)。

Source: Riane Eisler (2007) The Real Wealth of Nations: Creating a Caring, Economy,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1.3 散播關懷溫度:愛在田寮村

   新竹縣橫山鄉田寮社區現況分析:係處於山坡丘陵地區住戶較少,近幾年來,隨著社區人口的不斷老化與外移,人口數不但逐年減少,而且外籍配偶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的子女人數卻不斷攀升。尤其65歲以上銀髪族在新竹縣計有5,9544人,佔人口比率15.84%(行政院主計總處),橫山鄉65歲以上銀髪族計有2,722人,佔人口比率19.42%(新竹縣統計年報);而該社區目前人口數約計993人,80歲以上有80人,2 位百歲人瑞。又依田寮國小(2012)統計,該校學生屬於前述狀況者的比率約六成,在文化刺激不足、家庭學習弱勢與資源貧乏的種種因素之下,造成學生的學習程度明顯落後、城鄉差距日益嚴重。綜觀當前社會的資源補助對象,或較以弱勢族群-山區部落或原住民地區為主,而遺忘需要關懷的偏遠鄉村社區,造成該社區資源嚴重短缺。

3

計畫目標

  本服務主題為:散播關懷溫度:愛在田寮村,課程服務將結合經濟學、工業工程專業知識、服務與學習,透過有計畫安排的社區服務活動與結構化設計的反思過程,以完成被服務者的目標需求,並促進服務者(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引導學生由「服務、探索」邁向「理解、行動」階段。因此,本課程修課同學將透過課程講解及實務接觸,學習技能如下:

(1)       瞭解經濟學專業基本知識、概念與能力

(2)       建立關懷經濟學概念:同學除了瞭解傳統經濟學知識外,並能擴大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與人文關懷」,以重建人類的價值。

(3)       培養團隊合作與態度:使同學具備多媒體與人機互動設計之專業態度、與其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4

合作機構

 接受服務之組織或社區名稱:田寮社區發展協會

 服務對象:田寮社區長輩,服務人數:約40人(非修課人數)

5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目標,除了教導同學有關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與概念,促使同學在每天所接受的經濟議題,如有形商品或無形服務之生產與消費、投資、及經濟市場(完全競爭、寡佔與獨占性競爭等市場)、GDP、失業、乃至於通膨等問題,皆能以經濟學角度的思考邏輯,考慮各種經濟行為所衍生價值之外。並於課程內容介紹中,融入關懷經濟學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愛與人文關懷」導引同學參與服務學習的自我成長有鑑於此,本課程教學目標為(如圖2)

(1)       藉由創新關懷經濟學各項活動,除了提升專業知識,更可強化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敬業樂群與團隊合作的態度。

(2)       讓學生瞭解個體經濟相關供給與需求法則、資訊及總體經濟基本概念。

(3)       介紹重要經濟問題,促使同學能以抽象的理論去解析實際的經濟問題。

圖2. 本計畫預計完成之目標

6

服務方案實做形式與內容

(請以「週」為單位,介紹18週上課內容)

週次

服務學習階段

課程內容

說              明

1~5

準備

(1)   Getting Started
經濟學簡介

(2)   The Economic Problem
經濟問題

(3)   Demand and Supply
需求與供給

(4)   Elasticity
供需彈性

(1)       設計課程服務方案,連結教學內容,並充實與加強學生專業與服務能力

(2)       與意願服務學習組別同學群,共同發展服務計畫

(3)       訪視田寮社區理事長,確認鄰里實際需求、進行溝通協調,並討論本執行計畫

(4)       服務對象現場勘查與熟悉環

(5)       請同學思考農民如何決定生產何種農作物(What)?如何生產(How)?為誰而生產(For whom)?經濟學議題。例如

(1)  農業(意指稻米蔬果…)平時與颱風季節vs供需數量與價格、產銷供應鏈、影響需求及供給變動因素、消費者預期心理、物價波動等…經濟學問題

(2)  探討農業生產與成本分析,農民從播種到採收過程中,所延伸投入成本;再加上大自然氣候變異(Climate Change)因素影響,農民工作利潤為何?

6~8

服務/行動

(3)   Efficiency and Equity
市場效率與公平

(4)   Production and Cost
生產與成本分析

(1)  服務學習前講習,講座內容以「新竹縣橫山鄉田寮社區」實際問題與解決,及學生注意須知與安全

(2)  老師與助教須做行前確認:如錄音影儀器使用、人員、集合地點、電話

(3)  進行現況錄影或攝影

(4)  與被服務對象討論

(5)  就本次農村體驗,執行經濟學各項議題與尋求可能答案

9~12

反思/檢討

(7)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競爭市場

(8)   Monopoly,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ligopoly

獨占市場、寡佔與獨占性競爭

(1) 撰寫服務日誌

(2) 服務對象量測結果數據分析與設計

(3) 小組討論、研究報告(含影片與相片整理)

(4) 導引參與本次活動成員,反思檢討方向為:

Ÿ  What?(我做了哪些服務?);

Ÿ  So What?(這些服務帶給我的意義與學習?)

Ÿ  Now What?(未來我將如何運用所學?)

14~18

慶賀/成果發表

(9)     GDP, Potential GDP and Economic Growth GDP國內生產毛額、潛能與經濟成長

(10) Money and the Monetary System
貨幣與貨幣系統

(11) Jobs and Unemployment
工作與失業

(12)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財政與貨幣政策

(1)  舉辦分享活動,讓學生、田寮社區、教師分享彼此的學習與成長

(2)  採慶祝同樂方式進行,並頒發感謝狀、謝卡、證明、獎勵等

(3)  辦理成果發表會或分享會

7

服務學習

總時數

課程總時數:18週;學生實際服務時數:至少37小時,估算如下

(1) 講習:2次,約2小時

(2) 赴服務場域:二天一夜(約22小時)

(3) 專訪與反思影片後製(含修訂):約8小時

(4) 反思文字撰寫:約1小時

(5) 成果發表約:約3小時

(6) 檢討會:約約1小時

學生團隊數:共6組;約30位成員

接受服務總人次:約40人*3次=約120人次  (受服務人數*次數)

(註:「受服務人數」社區長輩約40位;「次數」活動設計至少3次接觸機會,分別為:相見歡與共餐、專訪、農村生活體驗及淨山活動)

8

預期學生專業成長描述

參與本次服務學習課程同學將可瞭解下列課程意涵:

(1)      強化敬業樂群與團隊合作的態度,學習溝通解決問題能力—參與橫山鄉田寮社區里之「散播關懷溫度:愛在田寮村」服務學習的成員學生,將接觸該鄰里被服務對象,進行場域研究、自我反思與成果發表等項作業。學生將學習到每一過程中的PDCA(Plan-Do-Check-Act Cycle),從每一步驟中,可強化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敬業樂群與團隊合作的態度。

(2)      以「凡事總有更好」工業管理精神,實際行動關懷社會—本(工業學系服務學習同學,不僅可將經濟學理論及工業工程專業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以「凡事總有更好」工業管理精神,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從中獲得成長與蛻變。

(3)      強化正確的價值觀,精進弱勢族群感融合—在服務學習過程中,學生將與被服務對象產生互動與情感交流,落實天人物我的全人教育理念,進而以提供專業服務的方式,積極地捕捉逐漸褪色的記憶。

(4)      要見彩虹,先得願意淋雨;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之學習態度—同學從服務學習過中,可以進一步體會播種與收穫之間的道理,並協助同學對未來人生求學或求職,有更正向的體認。

9

受服務對象之預期獲益

  本計畫為促使學生更瞭解服務之目標與發展及預期獲益,擬由服務學習目標與發展、受服務對象、及參與學生等部份說明

(1)       服務學習目標

• 建立關懷經濟學概念:使參與同學從實務志工服務中與書本理論相結合,並能擴大對「創新關懷經濟學:透過本計畫執行服務學習之關懷,重建銀髮族人生貢獻與價值,並創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目標,以創造銀髮樂活社會。

• 培養團隊合作與態度:使參與同學們學習與其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自我成長。

(2)     服務學習發展:本計畫將結合經濟學、服務學習資源與經驗,透過有計畫設計之社區服務活動與結構化設計的反思過程,以完成被服務者的目標需求,並促進服務者(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3)       受服務對象部份:經由同學與該社區長輩閒聊互動,進行關懷行動,進而感召與強化長輩在社會貢獻存量,以達銀齡樂活、智慧長青目標。其預期具體效益,為(a)紀錄耆老,傳遞文化與生活智慧;(b)長輩共餐與共歡,散播中原全人教育愛的溫度;(c)淨山活動,還給社區好山好水好環境。

(4)       參與學生部份:奠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精神。其預期具體效益,為(a)從服務場域中,將可獲得書本中無法告訴他們的知識;(b)當地長輩如何利用混種不同類型蔬菜,以規避氣候變化;(c)如何就地取材,創造當地經濟收入;(d)從體驗農村生活經濟中,連結經濟學理論。

10

評分標準

(請納入服務方案考評方式)

1.    平時學習與出席:20%

2.    平時考:10%

3.    期中考、期末考成績考核:50% (各25%)

4.    服務學習成績考核:20%

(1)     撰寫服務日誌

(2)     服務對象量測結果數據分析與設計

(3)     相關專業知識研習、小組討論、研究報告(含影片與相片整理)

(4)     獲得被服務對象同意及簽同意書,進行實際改善作業

(5)     繳交活動影片

(6)     期末成果發表

11

課程網站

http://i-learning.cycu.edu.tw/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