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海外服務學習活動(我越意):「樂學教育方案」及「文化推廣方案」
服務學習場域:越南大叻
服務學習對象:越南少數民族青少年及兒童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2017年世界平均GDP為3,212億,而越南GDP則為2,237億,可明顯得知低於世界平均。雖然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平均月所得為421美元及首都河內平均月所得則為400美元,而越南國民平均月所得僅為211美元,城鄉貧富落差極大。此外,根據《UK ESSAYS》2017年9月5日的報導指出,自1986年通往世界大門以來,英語已成為越南重要的溝通語言。來自亞洲,澳大利亞,美洲和歐洲使用英語的外國人開始在越南投資,但卻都集中在一線城市中,城鄉發展落差因此更大。
越南林同省大叻市雖為越南著名的觀光避暑勝地,其平均所得不但低於越南國民平均所得,更低於世界銀行所制訂貧窮門檻(每月平均所得低於165美金),僅160美元。貧富落差大是大叻不可忽略的議題之一。而具備「英文溝通能力」對於越南當地人民是獲得較高薪資的條件之一,對於身為越南第二大觀光城市的大叻市,更為就業不可或缺的能力。
綜合以上所述,越南林同省大叻市即使觀光業蓬勃發展,但是所得仍就不高。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四項「優質教育」第3款及第十二項「責任消費與生產」第B款,本計畫以協助推廣當地文化體驗之觀光旅遊及提升孩童英文學習動機為主要目的,規劃「越愛英文樂學教育方案」及「體驗文化觀光推廣方案」,期能為協助大叻市縮短城鄉落差,提高當地就業機會及個人英文能力盡一份世界公民責任。
SOS Children’s Village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格邁納爾先生目睹戰後孤兒和難童的慘狀,因此於1949年在奧地利鐵洛兒省茵姆士特鎮〈Imst , Tirol〉建立第一個小家庭式的國際兒童村,收容失依失怙的兒童,使他們重獲家庭的溫暖。
SOS Children’s Villages創辦人希望在兒童村的每位孩子,不因為失恃失怙,而缺乏「家庭」的概念,所以將每間SOS都是視為一個「村」,每個村由數戶人家所組成,每戶人家會有一位「媽媽」及數名「兄弟姐妹」形成一個「家」。
1959年在伊姆斯特SOS兒童村建村十年後,格邁納爾先生及有志於兒童村事業人們的努力下,於奧地利、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先後建起了20個SOS兒童村,1961年在奧地利成立了國際SOS兒童村總部。1969年,在第一所SOS兒童村建成二十年之後,在歐洲、亞洲、南美洲也已有70多所SOS兒童村建成或在計劃中,世界上最大一所四十一戶的SOS兒童村則在越南胡志明市落成。越南SOS兒童村系統已在17個省市開展,有近70個項目,(包括SOS兒童村,青年旅社,社區支持計劃,以防止社區中被遺棄兒童的狀況,赫爾曼高中,幼兒園,職業中學,實踐技能講習班,學習SOS,赫爾曼Gmeiner獎學金等共有26萬名兒童受益)
越南大叻SOS兒童村創立於1989年,由Helmut Kutin先生與勞工部戰爭殘疾人和社會事務部簽署了協議,是最早返回越南的人道主義組織之一。
K’Ho Coffee
19世紀,法國殖民者引進咖啡到K’Ho部落,K’Ho族成功地讓咖啡種植成功。在1990年的咖啡產量顯著增長,也由於該地區的旅遊業增加,由家族成員Colieng成立了羅蘭有限公司。雖然咖啡產量一直不錯,但有著顯著缺點:森林砍伐,土壤枯竭,農民的剝削,所以到了2012年,第四代咖啡農場主Lieng和在國外認識的丈夫Guikema一同成立了K’Ho coffee,希望K’Ho coffee重新開始,通過環保的方式種植咖啡,並把利潤回到了種植者的手中。
K’Ho coffee嚴格遵循咖啡通關過程的每個步驟,從高山農場採摘和收穫,到現場濕磨,上乾燥,脫殼,烘烤,最後試驗釀造,以確保最佳的質量,並提倡有機農業/農林業的做法和生態友好的咖啡加工方法可持續的咖啡供應鏈。連續種植和維護舊世界的傳家寶小粒咖啡品種的種子,使咖啡提供原產地創造更多的價值,創造就業機會,支持當地農業經濟。
K’Ho coffee藉由實際體驗讓遊客了解K’Ho族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咖啡的製程,從一棵咖啡樹到一杯咖啡都在咖啡農莊完成。首先體驗採收咖啡豆加工與分級的傳統方法,動手參與咖啡的烘焙樣品和拔罐,並品嚐產出的各種咖啡,午餐則是享用當地K’Ho族的傳統美食,在禮品店可以購買新鮮烘焙咖啡豆和K’Ho傳統手工藝品,最後再到花園咖啡廳享受咖啡和民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