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輔導實務(二)  | ||||||||||||||||||||
課程代碼  | PS323H  | 學分數  | 3  | 教師授課鐘點數  | 3  | ||||||||||||||||
授課教師  | 張淑慧、蘇邦礎  | 開課系級  | 心理三甲  | 必/選修  | 選修  | ||||||||||||||||
1  | 服務類別 (可複選)  | ■教育輔導 □資訊科技 □創意設計 □社區營造 □行銷推廣 ■社會服務 □國際關懷 □文化典藏 □環境保護 □其他 _____  | |||||||||||||||||||
2  | 計畫緣由 (服務方案需求評估等內容)  | 本方案以引導桃園市經常逃學(蹺課)青少年以及有中輟之虞的學生能重新回歸正常的學校生活為設計核心理念,期望透過計畫的執行,幫助這群少年學生重拾正確的生活價值觀。  | |||||||||||||||||||
3  | 計畫目標  | (1) 主要協助對象為經常逃學(蹺課)青少年。為避免青少年身陷問題之中而無法自拔,並協助其重新回歸正常生活,建構正確的生活與價值觀。 (2) 以大手攜小手及同儕輔導概念,一方面輔導逃學問題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外,另一方面給予心理系學生實習機會,以實務輔導與學術理論結合,以期強化對青少年逃學甚至中輟問題處理的能力。  | |||||||||||||||||||
4  | 合作機構  | 接受服務之組織或社區名稱:新明、自強、龍興、福豐、東興、龍岡、永豐,共七所國中。  | |||||||||||||||||||
服務對象:高危險群學生,服務人數:約15名國中生(非修課人數)  | |||||||||||||||||||||
5  | 課程目標  | 增進學生在中學輔導工作方面知能與技巧  | |||||||||||||||||||
6  | 服務方案實做形式與內容 (請以「週」為單位,介紹18週上課內容)  | 
  | |||||||||||||||||||
7  | 服務學習 總時數  | 課程總時數:54時 學生實際服務時數:20時  | |||||||||||||||||||
學生團隊數:共7組;共15人 接受服務總人次:15*10=150(服務人數*次數)  | |||||||||||||||||||||
8  | 預期學生專業成長描述  | 1.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理論印證於實務工作。 2.強化對青少年逃學甚至中輟問題處理的能力。  | |||||||||||||||||||
9  | 受服務對象之預期獲益  | 1.避免問題青少年身陷問題之中而無法自拔。 2.重新回歸正常生活。 3.建構正確的生活與價值觀。  | |||||||||||||||||||
10  | 評分標準 (請納入服務方案考評方式)  | 每人輔導一名國中生,每週至國中一次,至少每名個案晤談十次。 中學督導40﹪ 本系督導60% (督導參與和表現24%、學習態度6%、會議參與6%、i-learning參與6%、期末報告18%)  | |||||||||||||||||||
11  | 課程網站  | i-learn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