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輔導教學實習 | ||||||||||||||||||||||
課程代碼 | ED135A | 學分數 | 2 | 教師授課鐘點數 | 2 | ||||||||||||||||||
授課教師 | 黎欣怡 | 開課系級 | 師資培育中心 | 必/選修 | 必修 | ||||||||||||||||||
1 | 服務類別 (可複選) | □教育輔導 □資訊科技 □創意設計 □社區營造 □行銷推廣 □社會服務 □國際關懷 □文化典藏 □環境保護 □其他 _____ | |||||||||||||||||||||
2 | 服務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可複選) | □1:消除貧窮 □2:終結飢餓 □3:良好健康與福祉 □4:優質教育 □5:性別平等 □6:淨水及衛生 □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8:就業與經濟成長 □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3:氣候行動 □14:永續海洋與保育 □15:陸域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SDGs內容請參考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s://goo.gl/J8nwqq) | |||||||||||||||||||||
3 | 計畫緣由 (服務方案需求評估等內容) | 修習本課程的同學,均為將來預備成為輔導科的教師,他們在師資培育中心已完成所有基礎綜合活動輔導科的基礎學科知識,他們將在此次課程、分科實習服務中,進入未來的職業環境(國中教學現場),藉由實地教學環境的觀察與實做,瞭解未來工作景象與挑戰,在此課程結束後,他們即將應考教師檢定考試,後續進入教育實習服務的歷程,所以這門課程的學習對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且必須的。 計畫藉由本次”輔導教學實習服務”之服務學習課程的申請,經由課堂與實務現場導師之帶領,協助學生提前認識未來工作場域與工作內容,了解職場所需知能,並將所學之知識與技能落實於服務工作中,提升信心與學習動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力與未來就業之競爭力。 | |||||||||||||||||||||
4 | 計畫目標 | 完成本課程後將有助學生達成下列目標: 1. 落實所學之輔導與教學知識與能力於中等學校實務現場。 2. 了解輔導教師實務工作所需之知識與技能,減少學習與就業間的落差,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力與就業競爭力,進而培養終身學習之素養。 3. 促進對輔導教師角色與工作之生涯認同,提升生涯適應與幸福感。 | |||||||||||||||||||||
5 | 合作機構 | 接受服務之組織或社區名稱: 中壢國中 | |||||||||||||||||||||
服務對象: 該校學生 ,服務人數: 30人*1班*5次=150 人(非修課人數) | |||||||||||||||||||||||
6 | 課程目標 | 1. 協助學生將所學之輔導與教學知識與能力落實於中等學校實務現場。 2. 協助學生了解現今輔導教師實務工作所需之知識與技能。 3. 增進學生於職場上之信心與自主學習力,進而提升就業競爭力,並培養終身學習之素養。 4. 促進職涯之自我認同與自我實現,增進身心健康與幸福感。 | |||||||||||||||||||||
7 | 服務方案實做形式與內容 (請以「週」為單位,介紹18週上課內容) |
(請自行增列) | |||||||||||||||||||||
8 | 服務學習 總時數 | 課程總時數: 36 時 學生實際服務時數: 12 時 | |||||||||||||||||||||
學生團隊數:共____5____組;共_10_人 接受服務總人次:_1組*30人*5次=150人_(受服務人數*次數) | |||||||||||||||||||||||
9 | 預期學生專業成長描述 | 1.增進對中等學校輔導科教師實務工作內容與角色之了解與認同。 2.增進對自身職涯之信心、自主學習與就業競爭力,並培養終身學習的素養。 3.促進職涯之自我認同與自我實現,增進身心健康與幸福感。 | |||||||||||||||||||||
10 | 受服務對象之預期獲益 | 1.增進生涯楷模之影響力。 2.經由教學與輔導工作獲得心理健康知識與能力(人際溝通技巧、情緒管理、時間管理、壓力因應…),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 3.師資培育生的培育可以嘉惠其就業後任教的百千位學生。 | |||||||||||||||||||||
11 | 評分標準 (請納入服務方案考評方式) | 1. 完成服務學習時數,並完成服務反思札記撰寫(5-6次) (50%)。 2. 積極參與課堂分享與討論(20%)。 3. 完成教案設計一份,並進行教案演示(15%)。 4. 撰寫本課程實習服務總心得(15%)。 | |||||||||||||||||||||
12 | 課程網站 | i-learning、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