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8日,我們找到了中壢浸信會,會決定以此為服務單位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當天得知,他們每個月底都會至松鶴長期照顧中心關懷住民、帶些小遊戲,我們覺得,可以透過中壢浸信會認識松鶴長期照顧中心,藉此時現服務學習的主旨。 4月8日,我們參加了教會的復活節活動,充分的感受到教友們的熱情,也間接得知更多有關於月底28號前往照顧中心的計畫及大概的內容,尤牧師希望我們能設計一個小遊戲,讓爺爺奶奶們能融入我們、認識我們。知道這些訊息之後,我們在4月28日前開了多次小組會議,後來決定選一首歌,用照顧之家現有的樂器,隨著音樂敲打出不同的聲音與節奏,希望藉由音樂讓他們心情愉悅,也希望能藉由打擊樂器讓平常不太動的手及平常不太動的上半身能隨著音樂擺動、活動活動。 4月28日當天,我們的工作不難,就是帶動氣氛、讓爺爺奶奶能跟著大家動起來,用一些不大的動作來帶動唱、敲打樂器,更要想辦法讓他們開口跟大家一起唱歌同樂。一開始住民們對我們小組人員並不熟悉、我們也跟住民們不認識,因此住民們的習慣我們並不了解。有些住民很熱情、配合我們,也有些住民擺臭臉、不願意配合,但是我們不怕尷尬,我們用更熱情的態度對待這些住民,畢竟,他們並不想長期待在那,誰不想好好在自己的家生活、與自己的子女住呢?我們只希望能用熱情的態度融化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心意。在協助簡單復健及按摩的過程中,我們乘此機會跟他們聊天、說笑,希望能拉近彼此的距離、認識彼此。 5月10日,照顧中心主動來電,告訴我們隔天(5月11日)有一個慶祝母親節的活動,希望我們前往幫忙。我們的任務跟前一次活動類似,帶動氣氛、主持活動、陪他們唱歌(照顧中心有唱歌設備)及幫他們點他們想唱的歌。 5月26日,是這學期最後一次與教會依同前往關懷住民的活動,我們執行的工作與第一次關懷住民活動大致上類似。 正當我們煩惱我們的服務學習該如何跟行銷課程有所連結時,我們想到,如果能有更多志工來陪伴他們,他們或許就不會覺得孤單、不會覺得自己像是被遺棄於此。因次我們跟護理長張小姐說了我們的想法,張小姐也覺得志工不嫌多,她也願意幫我們傳達這個訊息給上級知道、詢問他們可不可行。而答覆是肯定的。 我們開始著手討論如何招募志工、如何讓大家知道這樣的訊息。我們想到了最一般的行銷手法,發放傳單、海報張貼、在臉書張貼訊息及跟學校申請是否能在中原學習服務網站放上我們的資訊,以供中原大學學生瀏覽。最後我們更決定拍一支小短片來吸引大家的目光,而我們也確實製做了小短片。但是由於有些細節還須跟照顧中心的上級主管討論、審核過關,所以目前這支影片尚未在網路上播放。 希望我們所做的這些宣傳方式能達到我們原本想要達到的目的:招募更多有心的志工來陪伴這些爺爺奶奶。而在我們公布各項除了影片之外的資訊後,也已經有人陸續e-mail來詢問服務細節及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