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雙語教學研究與實務

課程代碼

LG586R

學分數

2

教師授課鐘點數

2

授課教師

林慧茹

開課系級

碩一

必/選修

選修

1

服務類別

(可複選)

教育輔導 □資訊科技 □創意設計 □社區營造 □行銷推廣

□社會服務 □國際關懷 □文化典藏 □環境保護 □其他 _____

2

服務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可複選)

□1:消除貧窮 □2:終結飢餓 □3:良好健康與福祉 4:優質教育

□5:性別平等□6:淨水及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

□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þ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SDGs內容請參考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s://goo.gl/J8nwqq)

 

3

計畫緣由

(服務方案需求評估等內容)

  延續先前服務學習之成果,此計畫申請持續將課程與服務學習相結合且計畫申請主要緣起於以下兩個原因。

(1)基於個人研究領域及教學經驗

  基於個人研究領域、研究成果與個人之教學經驗,期能藉由教學、分享與傳承雙語教學相關經驗等方式持續將服務學習與課程結合,進而讓更多學生瞭解雙語教學之相關議題,藉由將理論與實務相互結合達到「應用語言學」領域將理論與實務應用相結合之目標。

(2)因應教育政策施行與推動

  隨著 2030 年雙語政策之推動與實施,除了傳統的英語課程外,公立國小逐步增加英語授課內容,有鑑於該政策之施行對弱勢家庭學童英語學習之影響,因此個人期能藉由將雙語教學理論課程結合「服務學習」,不僅有助於增進修課學生雙語教學之專業知識,並能協助學生將理論應用於實務中且藉由服務學習工作促使學生在提升專業能力之時,亦能以專業服務社會和盡大學社會責任之目標。

 

4

計畫目標

  此計畫之主要目標包括以下幾點:

 

(1)提升專業知識與教學能力:延續個人開設之雙語教學的既有課程內容,進一步增進學生對雙語教學理論之認識與瞭解。透過「服務學習」讓學生在增進理論知識之時,亦能獲得培養教學技巧與課室經營管理能力之機會。

a.         增進學生對雙語教學理論之認識與理解。

b.        提升學生在雙語教學方面之實際應用能力。

c.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之能力。

(2)實踐以專業服務社會之目標:修課學生在「服務學習」中能將專業知識運用於教學現場,進而深入瞭解國民小學之教育環境,並藉由教育服務達成服務社會與回饋人群之目的。

a.       提供學生以專業知識服務人群、回饋社會之機會。

b.      藉由教學服務提升國小學童英語學習表現與學習動機。

 

5

合作機構

 接受服務之組織或社區名稱:桃園市立中正國小、中原國小        

 服務對象:弱勢家庭學生、學業低成就學生,服務人數:20 人(非修課人數)

6

課程目標

  本課程開設於應用外國語文學系,除供應外系學生選修外,亦開放給其他系所對雙語教學有興趣之學生修課。

(1)       課程規劃

  本課程規劃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授課教師講授雙語教學理論並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將理論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第二階段則是安排學生至合作之國小進行實地教學,並於教學活動進行後,透過反思與檢討增進修課學生之學習成效。

(2)       課程目標

a.    教師藉由講授指定教材及討論雙語教學理論等教學活動,增進學生對雙語專業理論之認識與瞭解。

b.    學生藉由完成課程作業及報告等增進教學設計與規劃能力。

c.    學生藉由課程討論及小組活動將所學之專業知能應用於教學活動規劃與執行。

d.    學生透過將理論應用於實務之服務學習活動訓練自我以外部教學資源達成教學目標之能力。

e.    學生藉由參與課堂討論與小組討論、服務學習等方式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f.     學生藉由參與小組活動及討論等培養團隊合作學習之能力。

7

服務方案實做形式與內容

(請以「週」為單位,介紹18週上課內容)

週次

服務學習階段

說              明

1 (2/20)

準備

課程簡介與服務學習說明

2 (2/27)

準備

雙語教學理論(一)

3 (3/06)

準備

雙語教學理論(二)

4 (3/13)

準備

雙語教學理論(三)

5 (3/20)

準備

雙語的教案設計與規劃(一)

6 (3/27)

準備

雙語的教案設計與規劃(二)

7 (4/03)

 

補假(兒童節/民族掃墓節同一日)

8 (4/10)

準備

雙語的教案設計與評量(一)

9 (4/17)

準備

雙語的教案設計與評量(二)

10 (4/24)

準備

期中學習報告

11 (5/01)

服務/行動/反思/檢討

服務學習(實地教學)、教學反思與檢討

12 (5/08)

服務/行動/反思/檢討

服務學習(實地教學)、教學反思與檢討

13 (5/15)

服務/行動/反思/檢討

服務學習(實地教學)、教學反思與檢討

14 (5/22)

服務/行動/反思/檢討

服務學習(實地教學)、教學反思與檢討

15 (5/29)

服務/行動/反思/檢討

服務學習(實地教學)、教學反思與檢討

16 (6/05)

服務/行動/反思/檢討

服務學習(實地教學)、教學反思與檢討

17 (6/12)

反思/檢討

服務學習教學反思與檢討

18 (6/19)

期末成果發表

服務學習總成果發表

(請自行增列)

8

服務學習

總時數

課程總時數:  36      

學生實際服務時數: 12  

學生團隊數:共__10__組;共__10__人

接受服務總人次:_20x6________(受服務人數*次數)

9

預期學生專業成長描述

(1)       學生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以增進對雙語教學理論之認識與瞭解。

(2)學生得藉由服務學習工作提升雙語教學能力及課室經營管理技巧。

(3)學生得對國小教學現場之實際情境與需求有更多認識與瞭解。

10

受服務對象之預期獲益

受服務對象之預期獲益有下列幾點:

(1)提升國小學童雙語能力與學習成效。

(2)增強學童對英語學習興趣與動機。

(3)培養國小學童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4)增進國小與中原大學間之合作夥伴關係。

11

評分標準

(請納入服務方案考評方式)

(1)上課參與 Participation (Wk 1-10、Wk 17-18) 20%

(2)作業Assignments (Wk 2-9) 20%

(3)期中學習報告Midterm Reports 20%

(4)服務學習表現 Service Learning (Wk 11-16) 20%

(5)期末成果發表 Final Written and Oral Reports 20%

12

課程網站

https://i-learning.cycu.edu.tw/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