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鐵板樂淘淘

南竿鐵板樂淘淘

南竿鐵板樂淘淘

服務團隊介紹

年度

101

團隊名稱

南竿鐵板樂淘淘

服務類別

社區服務

服務單位

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鐵板社區 300人

服務期程

2013/3/29~2013/4/6

計畫動機與目標

延續中原以往的模式,藉由校外學習周近十日的工作坊安排:

 

大一的環境體驗課程目的是要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慢慢地感受當地的生活步調,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當一個星期的馬祖人,並分析模式語言、觀察馬祖鐵板的建築、地形,以發現當地生活特色,透過四處環境速寫,看見鐵板的美。之後,藉由訪談居民還有與居民開研討會,了解鐵板更深層的問題和當地居民的觀點,為社區提供新的創意與想法。

 

這次的服務學習團隊很特別的地方在於,成員是由大三和大一組成,大一的同學在進行環境體驗同時會跟著大三的社區營造課學習。目的為經由真實體驗與互動引導大一學生體了解、認識團隊分工合作還有社區營造與「參與式」設計的精神與重要性,進一步跟著大三學長姐與當地居民討論四大議題,這四個問題以往中原學生與社區往年討論、分析過的議題。我們也就主要問題分四組積極提出設計方案。

執行方式

Ø   依四個議題分成四組

每組皆有大三和大一的學生,

1.    大圖&街道命名:整合目前最新現況空間調查及家戶訪談的資訊,最後幫街道命名

2.    仁愛市場:閒置空間再利用

3.    天后宮:信仰中心

魚寮:老屋活化

服務成果

面對議題:目前的鐵板並沒有路名,對於要發展觀光的鐵板,無疑是對觀光客不友善。要尋找一個景點,僅能憑門牌號碼來認,而當地的門牌號碼並無依規律來排,觀光客很難憑一己之身找到正確位置,往往都要問當地人。因此鐵板村民希望我們能為鐵板村命名,好發展觀光。

a.初步調查與修改

圖面資料為兩三年前的資料,到達當地後,發現空間上有不少的變化,諸如:房屋拆除、新建等,抵達當地後,便立即進行訪談、空間調查,以便修改圖面資料。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不同街道所發生的不同歷史,我們將整個鐵板劃分成幾大區,進行更深入的訪談,並期能盡可能訪問到每個居民

b.確認未完成圖面資訊

經過初步修改後,統整出資料不足部分,再進行調查,以利修改。

c.彙整大圖基本資訊

修改完房屋資訊,開始進行大圖基本資訊的彙整與討論,統整出該上色的區域,例如;房屋、街道及菜圃等,並決定將街道與開放空間皆塗上黃色,以表達出發展潛力,黃色空間越大越有潛力;而房屋也將由不同色卡表現不同的性質,像是藍色代表新水泥房、橘色代表傳統閩東式房屋……

d.整理家互訪談資料,並將內容加入底圖

為了讓大圖與居民產生互動性,我們將房屋的色卡設計為可掀式,未掀起前,色卡上寫了住戶的號碼及姓氏,掀起後裡面則寫了住戶對鐵板的願景。因此我們將訪問到的資訊擷取後,取出其中精彩部分,寫於紙卡上。

設計過程

a.空間調查與家戶訪談

配合大圖組的資料更新以及仁愛市場的議題發想,先進行空間調查與家戶訪談,範圍鎖定鐵板社區的上街,盡可能訪問到每個居民

b.設想空間改善議題並與居民討論

1.入口意象:鐵板印象

2.社區的動線:市場→寶地→經國公園→神榕→天后宮→海

3.居民生活交流空間

4.遊客停留,聚集點

5.風水寶地的利用:半戶外與戶外

6.市場與故事館的連結

7.公車動線引導:北海坑道→鐵板→鐵堡→津沙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