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品質管制實驗 |
|||||||||||||||||||||||||
課程代碼 |
IE390K |
學分數 |
1 |
教師授課鐘點數 |
0.7 |
|||||||||||||||||||||
授課教師 |
戴淑賢 |
開課系級 |
工業三甲 |
必/選修 |
必 |
|||||||||||||||||||||
1 |
服務類別 (可複選) |
■教育輔導 □資訊科技 □創意設計 □社區營造 ■行銷推廣 ■社會服務 □國際關懷 □文化典藏 □環境保護 □其他 _____ |
||||||||||||||||||||||||
2 |
服務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可複選) |
□1:消除貧窮 □2:終結飢餓 ■3:良好健康與福祉 ■4:優質教育 □5:性別平等 □6:淨水及衛生 □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8:就業與經濟成長 □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10:減少不平等 □11:永續城鄉 ■12:責任消費及生產 □13:氣候行動 □14:永續海洋與保育 □15:陸域生態 □16: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SDGs內容請參考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s://goo.gl/J8nwqq) |
||||||||||||||||||||||||
3 |
計畫緣由 (服務方案需求評估等內容) |
木匠的家為一公益二手店,同時也從事社區關懷服務與公益團購,組織內部工作人員多為弱勢就業人員,收入靠捐款及二手物品販賣為主,經年入不敷出。除此之外,也有許多志工協助,因此工作效率不高之外,因流動性高故花許多時間進行教育訓練。 由於品質管制實驗希望同學能從周邊生活滯礙處進行改善,因此希望能藉由服務學習方式,結合同學所學協助其內部管理或流程的改善。 |
||||||||||||||||||||||||
4 |
計畫目標 |
藉由管理或流程的改善提升木匠的家工作效率節省教育訓練時間。 |
||||||||||||||||||||||||
5 |
合作機構 |
接受服務之組織或社區名稱: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 |
||||||||||||||||||||||||
服務對象: 木匠的家工作人員 ,服務人數: 約 8 人(非修課人數) |
||||||||||||||||||||||||||
6 |
課程目標 |
運用品質管理改善手法協助木匠的家提升工作效率。 |
||||||||||||||||||||||||
7 |
服務方案實做形式與內容 (請以「週」為單位,介紹18週上課內容) |
(請自行增列) |
||||||||||||||||||||||||
8 |
服務學習 總時數 |
課程總時數: 36 時 學生實際服務時數: 12 時 |
||||||||||||||||||||||||
學生團隊數:共___1________組;共___4-7________人 接受服務總人次:____8人*3次=24_人次___(受服務人數*次數) |
||||||||||||||||||||||||||
9 |
預期學生專業成長描述 |
1. 藉由課程學習改善的流程及如何運用方法進行改善 2. 學習木匠的家某部門運作的相關知識 3. 了解社會服務團體之艱辛,日後能有更多意願擔任志工 4. 獲得藉由二手公益倡導永續的觀念,能日後在永續上盡一份心力 |
||||||||||||||||||||||||
10 |
受服務對象之預期獲益 |
1. 藉由流程或管理上的改善提升工作效率 2. 增加木匠的家曝光度 3. 降低木匠的家教育訓練成本 |
||||||||||||||||||||||||
11 |
評分標準 (請納入服務方案考評方式) |
1. 改善方案選定 5% 2. 期中報告 20% –是否收集確切相關資料 10% –擬定執行改善方案的可行性評估 10% 3. 期末報告 25% –團隊合作 5% –改善成效 10% –執行報告 10% 4. 筆記 15% 5. 課堂表現 15% 6. 其他作業 20% |
||||||||||||||||||||||||
12 |
課程網站 |
i-lear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