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關懷

弱勢關懷

一、課程緣起

這個家庭,

「一、二、三、四、五、六,總共六個孩子,每個孩子入學前都被認定疑似發展遲緩;孩子之間依序相差一歲;老大今年小學六年級,老么進入幼稚園大班。爸爸工作不穩定,媽媽沒有人生目標,家庭生活三餐不濟,每天就是吵吵鬧鬧、打打罵罵……」(中原早療中心文件資料,2012)

另一個家庭,

「孩子出生四天因腦部不明原因出血,受到腦傷的孩子到現在兩歲,還不會叫爸爸、媽媽,也不會自己坐著,身體用力時更會不由自主地抽搐、哇哇大哭。面對孩子全面性的發展遲緩,爸爸借酒澆愁,媽媽來自異國他鄉,接下來該何去何從……」(中原早療中心文件資料,2012)

還有一個家庭,

「罕見疾病的孩子雖然才三歲,卻經常徘徊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搏鬥。爸爸、媽媽不僅僅是擔憂著孩子的身體狀況,更得面對家中長輩質疑的眼光︰『能活多久?』、『為什麼不放棄?』……」(中原早療中心文件資料,2011)

還有更多的家庭,有著令人心疼、鼻酸、說不完的故事……。每一個家庭的故事都清楚顯示:早期療育的服務只關注「孩子」是不夠的,家庭的其他成員也需要支持。

        因此,身為中原大學特殊教育系的老師,同時也擔任過中原大學早期療育中心的工作人員,我們不想「談論」學習,想「實踐」服務,帶著學生「經驗」生命……;我們相信中原大學的大學生是可以認真生活的……。於是,感謝天使心桃園分處的天爸、天媽以及愛奇兒,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學習落實德瑞莎修女﹙Mother Teresa﹚所說的:「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二、服務動機

「在別人的需求上,看見自己的責任」﹙Mother Teresa,1910-1997﹚

期許透過這樣的服務學習,讓大學生走出校園,拓展視野,把關懷化為行動,在所服務對象的需求上,看見我們的責任,使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可以得到社會資源的聯結與支持。

三、課程目標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2001年公布「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意味著對於身心障礙觀念的轉變。台灣在2007年修法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並於2012年7月正式施行身心障礙鑑定新制度,企圖與世界思潮接軌。身障法新制使用ICF,將「身心障礙者」重新定義為「處於障礙情境中的人」,目標是要促進「處於障礙情境的公民」能夠機會平等地參與社會。

然而,我們的社會準備好了嗎?

我們過去都是以「個人」、「疾病」與「缺陷」的視框來看待身心障礙者,把身心障礙者視為個人或家庭的悲劇,比較缺乏以「社會模式」的視框來面對身心障礙者所遭遇的問題。所謂的「社會模式」,乃是認為身心障礙者的問題產生,並非全是來自障礙的本質,而是社會的歧視與環境的不友善所造成的隔離。所以,需要改變的是社會以及環境的阻礙。

故此,本課程從知識、情意、技能三方面設定教學目標,分述如下:

(一)    知識:認識所服務的族群以及台灣社會福利團體,了解障礙者的社會處境。

(二)    情意:對於障礙者的態度,省思From Me to We互為主體的關係,激發服務熱忱。

(三)    技能:聯結與應用社會福利資源,應用所學專長。

本課程在於透過「社會模式」與「障礙者為主體」的觀點,從身心障礙者個人生活、家庭、社會、工作等不同面向,以挪動修課學生的視框,增進他們對社會中身心障礙族群的認識,擴展他們對身心障礙者社會處境的省思,並藉由相關議題的探討以及實際活動的參與來關懷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以培養現代公民的社會責任,為建構台灣未來的友善社會環境盡一分心力。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