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講座(一)

 電子科技講座(一)

 壹、 緒論

一、 服務動機

  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網際網路已經變得不可或缺的一樣東西,網路充滿著新的資訊等著我們去探索,所以擁有一部電腦意味著可以學習更多的新知,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購買,這樣代表他們在學習上有可能會落後別人一步,那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擁有一部電腦,不管在學習上或是做任何事情都能方便許多。

二、 服務目的

  我們中原大學與台灣微軟、開拓文教基金會的二手電腦修復方案,希望每年修復100~200台電腦。在去年四月獲得美商在台協會全力支持,陸續收到美商大批優質電腦,在修課學生整修安裝Windows軟體後,分送給非營利組織免費使用,使二手電腦能發揮最大效益。

貳、 服務方法

服務期程:

總共11個梯次

l  第一梯次:4/22(三)  9:00~12:00

l  第二梯次:4/24(五)  13:00~16:00

l  第三梯次:5/1(五) 13:00~16:00

l  第四梯次:5/8(五) 13:00~16:00

l  第五梯次:5/15(五) 13:00~16:00

l  第六梯次:5/22(五) 13:00~16:00

l  第七梯次:5/29(五) 13:00~16:00

l  第八梯次:6/3(三) 14:00~17:00

l  第九梯次:6/10(三) 14:00~17:00

l  第十梯次:6/17(三) 14:00~17:00

l  第十一梯次:6/24(三) 14:00~17:00

執行方式:

回收各界淘汰之二手電腦

    格蘭富台灣分公司捐贈了83台IBM桌機、LCD螢幕73台、CRT螢幕、筆記型電腦11台,以及其他線材,包含電源線、VGA線、滑鼠、鍵盤…等等三百多件;力旺電子捐贈15台ASUS桌機,還有其他私人機構及民眾紛紛響應。

    我們收到二手電腦後,便搬運電腦至維修站,而後開始清點數量、各品項的分類;維修站部分會提前場佈,像是擴增電源線、架設網路分享器…等。二手電腦部分會先做初步清潔及調查各台型號,以利我們日後下載合適的驅動程式;再來記錄內部零件的狀態,以利之後硬體設備的新增或替換。

整理電腦且運用在校所學的專業知識

    這批二手電腦首先必須診斷的就是“開機”問題,先檢查電源供應器,是否正常運作。假如可正常開機的電腦,就繼續循著硬碟、風扇、記憶體、主機板等零件,一項一項作健診。為了隨時統整電腦的維修進度,本團隊製作了維修標籤當作每台電腦的“健保卡”,上頭詳細記載電腦病歷,「大家輪流負責不同的問題,每做完一項就在健保卡上載明維修人姓名、修繕問題、解決方式及完成時間」,這樣的作法可讓每位同學參與不同的修復過程,變相學會修整台電腦。

    軟體部分則是由台灣微軟公司提供作業系統Windows 7的隨機序號、Microsoft Office 2010版的序號和同學們依據電腦的型號所下載的驅動程式,再安裝到各台電腦,也做了認證與測試的動作,確保每台電腦都能順利運作。

    在維修電腦的過程,有些硬體零件老舊不堪使用,而這些淘汰的廢材收集起來後,變賣給資訊回收站人員,換取來的金錢則用來買不足的零件或是記憶體,使記憶體升級,讓電腦的品質更好。如此的活動,不僅能將3C產品用得淋漓盡致,也達到學習、服務與環保環環相扣的理念。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