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規劃與原理

生態規劃與原理

課程名稱

生態規劃與原理

課程代碼

LA111G

學分數

2

教師授課鐘點數

2

授課教師

黃于玻

開課系級

景觀三年級

必/選修

選修

1

服務類別

(可複選)

□教育輔導 □資訊科技 □創意設計 ■社區營造 □行銷推廣

■社會服務 □國際關懷 □文化典藏 ■環境保護 □其他 _____

2

計畫緣由

(服務方案需求評估等內容)

  「服務學習」的目的在推廣服務與教學相結合的課程設計,透過計劃性的社區服務方案,推動學生、學校與社區的互惠發展。本計畫透過自我要求與團隊合作方式,自身去觀察環境、由真實生活中學習。

課程中會安排學生至指定基地觀察,並針對基地分析其景觀特性,以充分利用和保持其生產力為原則提出最優的保水方案,再配合生態工法實際將水池構想予以實踐。

  透過此課程讓學生了解在景觀的結構與功能上,要因地制宜,體現當地的景觀特徵,並藉此課程安排來傳達「專業」、「服務」與「學習」相結合的重要性。

3

計畫目標

1.      服務學習,建立服務他人和生命共同體的觀念。

2.      移地教學,由真實操作學習。

3.      實作體驗,人與環境和諧共生思考。

4.      空間對話,學習分享彼此心得。

5.      團隊合作,創意多元解決問題。

4

合作機構

接受服務之組織或社區名稱:苗栗通霄谷津/霄裡國小

服務對象:苗栗通霄谷津社區或桃園縣八德市霄裡社區,服務人數:400       人(非修課人數)

合作機構: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

5

課程目標

景觀生態規劃是景觀尺度的實踐活動,學習的第一步驟就是對環境的感知能力,因此生態規劃與原理課程目標就在:

1.  開放自我感官的認知,提升感官的敏感度。

2.  透過感官認知環境,內化經驗形成感官尺度。

3.  應用多科學的知識,綜合分析景觀要素。

4.  練習並運用知性方式表達環境多樣性狀態。

5.  實際操作將想法確實落實在環境上。

6

服務方案實做形式與內容

(請以「週」為單位,介紹18週上課內容)

週次

服務學習階段

說明

1

準備

課程介紹/服務學習概念介紹

2

(課堂講授)

國內外生態保育發展趨勢與相關法規
1. 里山倡議介紹 、國內相關法規
2. 台灣應用生態學發展過程與願景(一)

3

(課堂講授)

台灣應用生態學發展過程與願景(一)
1. 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
2. 生活生產與生態結合之新思維
3. 生態檢核(減少生態受到建設破壞的機制)

4

(課堂講授)

台灣應用生態學發展過程與願景(二) 
1. 生態檢核案例(道路建設-三芝北投公路案例)
2. 生態檢核案例(河川治理-曾文水庫防淤隧道山麻雀案例)
3. 生態檢核案例(開發區-廣慈博愛院開發案例)

5

(課堂講授)

生態規劃設計操作原則、操作工具

6

(課堂講授)

生態保育應用案例
1. 生態廊道與動物通道(高速公路白鼻心通道案例)
2. 種源保存(台電台灣大豆復育案例)
3. 棲地營造(台電小燕鷗棲地營造案例)

7

(課堂講授)

生態與農業之結合
1. 縮小城鄉差距的方法
2. 環境友善耕作

8

(課堂講授)

生態行銷案例
1. 朱鷺米案例
2. 和禾米案例
3. 田鱉米案例

9

案例參訪

貢寮水梯田或通霄大田鱉田

10-16

服務/行動

施作
1. 通宵谷津會以創造大田鱉棲地為主要施作項目,結合水稻田耕作過程,創造更多適合大田鱉生存、覓食、繁衍所需要的水域陸域環境。同時也作為該社區自然農作的生態健康指標。
2. 霄裡國小周邊多為附近居民賴以為生的水稻田,其中部分擁有湧泉資源,期望以水稻田為基地,創造更優質之親水空間與微氣候環境,並引進多種水生植物以提供更多的水生生物生存。

17

反思/檢討

根據執行結果,評估施作成效

18

慶賀/成果發表

舉辦成果發表會

 

7

服務學習

總時數

課程總時數:36

學生實際服務時數:28時(4小時*7次)

學生團隊數:共6組;共30

接受服務總人次:2800人次 (400人*7次)

8

預期學生專業成長描述

1.  透過課程,了解生態承載力及適宜性之分析。

2.  由觀察中取得環境特徵並加以應用於景觀設計中。

3.  應用生態工法營造多樣性地景元素,創造適合動植物之生存空間。

9

受服務對象之預期獲益

1.  保護環境資源

2.  建立生態教育場域,落實環境教育內涵

10

評分標準

(請納入服務方案考評方式)

1.  服務表現60%

2.  成果報告30%

3.  其他10%

Close Menu